丁家发:地铁上导盲犬遭不公正对待
作者:丁家发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8月6日下午,网友反映在上海地铁8号线市光路站,一视障女子携导盲犬坐地铁时遭一男子破口大骂。该男子说:“人没养好,还养狗”,“就是畜生”,持续辱骂携带导盲犬的视障女子。一旁的乘客都看不下去了,为女孩解释称,狗狗是工作犬,但该男子并不听劝。据目击者方先生说,该男子认为狗不能带上地铁,在车厢内也没有停止辱骂。(8月8日《新闻晨报》)
导盲犬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工作犬,旨在帮助视障人士安全、独立地移动。可以说,导盲犬就是视障人士的“眼睛”。在上海地铁上导盲犬及其女主人遭他人辱骂,令人痛心。笔者认为,视障人士的“眼睛”需要呵护,导盲犬在公共场所遭遇不公正对待,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侵犯了视障人士的合法权益。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此外,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也有类似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保障了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的权利,让他们在“眼睛”的引导下,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出行或参加社会活动。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出行,经常遭遇不公正对待。比如,一些公园、商场、景区等公共场所一线工作人员,将导盲犬视作普通的宠物犬,拒绝其进入;还有酒店拒绝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入住,公交车司机拒绝导盲犬上车等。这起导盲犬及其女主人地铁上遭辱骂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殊不知,视障人士失去导盲犬这双“眼睛”,出行不仅困难,也很容易发生意外。
事实上,导盲犬在上岗前都经过严格筛选和训练,具备抗干扰、不乱叫和憋尿等基本功,一般不会对公共场所秩序和他人造成影响。导盲犬在公共场所遭遇不公正对待,主要是对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不足,也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把导盲犬与宠物犬一样对待,因担心自身或公共场所安全而抵制导盲犬。因此,解决盲犬遭不公正对待的问题,首先,要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帮助公众理解导盲犬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提升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并通过监督机制的完善,确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其次,公共场所应当制定更为细化的接待规范,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确保视障人士和导盲犬能够享有平等的服务权利,一旦发生类似不公正对待事件,应当及时协调和化解,以维护视障人士的合法权益。
总之,视障人士的“眼睛”需要全社会呵护,通过普法宣传,公共场所做好细致的接待服务,为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出行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廖卫芳:打击低俗直播必须“严字当头”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为民生幸福 “提质”
艾才国:实现“今日无诈”不能完全指望报警止
殷建光:从“首日活动”看新电商扬帆新程
维扬书生:一次性座椅套热卖的冷思考
维扬书生:两校互指数据造假,让谁尴尬?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谱写服务群众新篇章
娄义华:广汽菲克破产 产品力与固执的情怀代
廖卫芳:别让酒店“晚来早走”成为一种新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