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王海燕:七七事变之所想:吾辈当自强

2025-07-09 08:43:18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广大青年干部当以“天将降大任”的使命感,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自觉加强理论和历史学习,主动投身火热实践,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不断增长见识、锤炼意志、提升能力,将青...

  作者:王海燕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是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起点。七七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

  那场全民族抗战的血火洗礼,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楚深深刻入民族记忆。今日神州已换了人间——航母劈波斩浪、高铁纵横阡陌、“天宫”遨游星河,一幅繁荣昌盛的画卷铺展眼前。然而,历史的警钟从未过时,站在时与势最好的历史节点,吾辈更需以家国情怀铸魂、以斗争精神淬骨、以使命担当砺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奏响自立自强的时代之歌。

  广大青年干部当以“天将降大任”的使命感,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自觉加强理论和历史学习,主动投身火热实践,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不断增长见识、锤炼意志、提升能力,将青春之力、奋斗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不懈奋进的具体行动,将个人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历史与现实共同昭示,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方能于惊涛骇浪中开创新局。广大党员干部面对大是大非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困难要迎难而上、动真碰硬,面对危机挑战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面对工作失误要勇于担责、及时纠偏,坚决告别“躺平”心态,主动到矛盾最集中、任务最艰巨的前沿阵地去,扎根到情况复杂、问题频现的基层一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中长才干,练就堪当重任的“铁肩膀”“硬脊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至新时代青年手中,要求青年立足本职精益求精,无论是服务窗口的微笑、实验室里的专注、生产线上的严谨,还是田野间的耕耘,都把平凡岗位作为践行使命的舞台,以扎实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基垒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这穿越历史的叩问,今日仍激荡人心。吾辈青年当以家国情怀锚定人生坐标,以斗争精神开辟前行之路,以使命担当书写时代答卷。

更多

热门关键词:七七 王海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