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欣:星河亦灿,织梦者纺轮
作者:于若欣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露台上仰望夜空。那些星辰看似散落无序,实则遵循着亘古不变的轨道运行。银河宛如一条璀璨的丝带横贯天际,每一粒星子都在发光,既不觊觎他人的光芒,也不因自身的渺小而黯淡。古人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的格局里,从无虚掷的光阴,亦无无用的存在。
历史的眼光总以浩然为漫长,以价值为升华点亮人生。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非为个人恩怨,乃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将自己置于时空的长河中,以笔为舟,载着民族的记忆前行。这样的格局,让个人的苦难化作了文明的基石。时至今日,新时代的思想格调中,我们依然信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超越时代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以时代为背景,在近代中国的风云中愈发清晰。林则徐虎门销烟,以一腔孤勇对抗列强的坚船利炮;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以“人”字形线路破解技术封锁。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行动诠释了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至当代,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归国,在戈壁滩上种下“两弹一星”的种子;袁隆平扎根田间,用一粒种子喂饱亿万人民。他们的名字如星辰般镶嵌在历史的天空,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格局,从不在庙堂之高,而在心怀天下的担当;真正的光芒,从不在聚光灯下,而在默默耕耘的坚守。
岁月不语,却依然不失它的重量。新时代的织梦者正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这份光芒。他们中,有人如科学家般,在实验室的微光中解析生命的密码,将基因的双螺旋化作通向未来的阶梯;有人如教师般,在乡村的教室里点燃求知的火种,让知识的星火燎原于大山深处;有人如工匠般,在车间里打磨每一件产品,以毫米级的精度诠释“匠心独运”。他们或许不曾留下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织就着时代的锦缎。正如北斗卫星虽小,却能指引千帆竞发;萤火微光虽弱,汇聚亦可照亮长夜。
真正的光芒从不在他人的注目中,而在内心的笃定里。他们像星辰一样,既不因无人欣赏而熄灭,也不因暂时的阴霾而放弃发光。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青年干部扎根乡村,用脚步丈量土地,让贫瘠的山坳开出希望之花;在抗疫的斗争中,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逆行出征,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让绝望的眼眸重见光明;在科技攻关的前沿,年轻的研究者们彻夜不眠,用代码与公式破解“卡脖子”的难题,让中国的创新之声响彻世界。
星河亦灿,因有无数织梦者以心为梭,以梦为线。他们或执笔书写历史,或躬身丈量土地,或伏案探索未知,在各自的轨道上默默运行,却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最壮丽的星图。当历史的纺轮缓缓转动,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奋斗的汗水,每一寸锦缎都映照着理想的光芒。而今,这片由无数人织就的星河,正以欣欣向荣之势,照亮最伟大的征程……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娄义华:广汽菲克破产 产品力与固执的情怀代
廖卫芳:别让酒店“晚来早走”成为一种新惯例
王毓:青春逐梦正当时 砥砺奋进谱新篇
王海燕:青年干部如何过好“三伏”
廖卫芳:高铁车厢“同车不同温”不该是一道难
李蓬国:拒绝“投喂”,勿做算法的精神宠物
陈镜伊:年轻干部常需“向下求索”
廖卫芳:医保药店设置“阴阳价”亟须合力纠治
刘苏怡:七一星火永燃 照亮时代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