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校企携手,共筑职业教育美好未来
作者:徐蕾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4月29日上午9时,海信日立公司向聊城市技师学院捐赠空调仪式隆重举行。该公司代表与学院领导、师生代表共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次捐赠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物质上的支持,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舞,象征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职业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它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繁重任务与严峻挑战。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填补人才缺口,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和课程更新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教师对产业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缺乏了解,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实现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的目标。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还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使得产教融合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信日立公司向该院捐赠空调这一举措意义非凡。从校企合作层面来看,这是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生动体现。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对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与学校合作,企业能够将自身的资源、技术和行业经验引入校园,为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对于学校而言,此次捐赠不仅改善了教学和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可以借助海信日立公司在空调领域的专业优势,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这一捐赠仪式也是对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有力践行。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度融入产业链,与企业紧密合作,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海信日立公司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带动更多企业关注和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全社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次捐赠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新起点。未来,期待双方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积极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杨汇瑜:解锁山东聊城环评审批高效服务的密码
霍力伟:郑板桥诗中的新时代干部廉洁担当密码
宁海华:基层干部的劳动礼赞
骆鑫茹:以青春之笔,书为民华章
五一礼赞:致敬奋斗路上的“劳动者”
王毓:做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民的追光者
廖卫芳:防毒面具“不防毒”还需监管“严起来
王佳祺:增强党员教育的“引领力、凝聚力、战
袁文良:让读书从“阅读”转向“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