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高温津贴”不能“想克扣就克扣”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盛夏,高温炙烤大地,劳动者的高温权益保障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然而,现实中部分企业以成本压力为由,或克扣高温津贴,或用清凉饮料替代津贴,甚至强迫员工在高温下超负荷作业。(7月11日《健康报》)
根据2012年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领取高温补贴的条件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可见,早在十多年前,发放“高温津贴”就有明文规定。
但据了解,往年各地有不少地方在发放高温津贴上存有“被克扣”现象,不是发放饮料、西瓜代替高温津贴,就是发放防暑药品代替高温津贴。更有甚者,有的干脆避而不谈,只字不提,致使高温津贴沦为了“纸上津贴”。
笔者以为,防范高温津贴“被克扣”,还需多方发力。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应积极履职尽职,不妨深入一线,走近劳动者,对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进行重点全面排查,保障高温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如果一旦发现高温津贴存在“被克扣”或发放不及时、不足额、不到位等现象,就应零容忍地予以严肃查处,从而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工会组织作为劳动者的“娘家人”,应切实担负起监督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作用,加强对一线劳动者高温作业、露天作业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存有高温津贴“被克扣”,或高温津贴发放不及时、不足额、不到位等现象,就要予以督促整改,确保高温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劳动者手中。
同时,劳动者一旦遭遇高温津贴存在“被克扣”或发放不及时、不足额、不到位等现象,既要对用人单位坚决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切忌“装哑巴”,任凭用人单位“想克扣就克扣”“想不发放就不发放”,助长其违法违规的嚣张气焰。
当然,用人单位也应学会遵规守法,积极落实劳动保障制度,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发放高温津贴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且也要及时足额地把高温津贴发放到劳动者手中,从而既体现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尊重和关怀,又树立好形象,赢得好口碑。
“高温津贴”不能“想克扣就克扣”。我们相信,只要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形成联动,协同发力,就一定能有效防范高温津贴沦为“纸上津贴”,从而确保高温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劳动者的手中,共同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撑起一把“清凉伞”。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陈镜伊:年轻干部常需“向下求索”
廖卫芳:医保药店设置“阴阳价”亟须合力纠治
刘苏怡:七一星火永燃 照亮时代征途
维扬书生:“石墩长蛇阵”是一种典型的懒政
维扬书生:给校园碳板跑鞋热降降温
宁海华:落笔生辉 青春圆梦--写给高考的你
李永波:以严实作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廖卫芳:让保租房成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的安居礼
维扬书生:地铁宣传片也不能“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