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骑单车离任,何以胜过千言
作者:陈相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秋日阳光下,一位离任的区委书记骑着自行车,悄然离开工作了七年的办公大楼。没有告别典礼,没有欢送晚宴,只穿着一身运动装,留下一个挥别的手势。2025年10月12日,“网红书记”高洪波以这般朴素的方式告别重庆荣昌,却在舆论场激荡起远超盛大仪式的回响。“以骑行的方式开启新生活”,何以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这辆单车的分量,究竟何在?
这场告别之所以胜过千言,首先在于它与“官样”的割裂。当某些离任场景仍难摆脱形式主义窠臼时,这辆单车以其纯粹的私人属性,完成了一次对官僚习气的“沉默革命”。它不着文字,却鲜明书写了何谓“平民本色”;它不事声张,却生动诠释了权力的谦卑姿态。在迎来送往的陋习尚未绝迹的当下,这种“轻装简从”的告别,以其强烈的反差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干部应有的初心。网友那句“但凡拿了群众一针一线都不敢这么高调”的感慨,正点明了这种底气的来源——唯有内心坦荡、一身清白的干部,才敢于以如此“低调”的方式,成就最动人的高调。
更重要的是,这场告别与高洪波在荣昌任职期间的施政风格高度契合。从“自掏腰包请企业家吃饭”到假日期间开放政府食堂、推行免费停车;从开通抖音账号“荣昌老高”与民众直接互动,到巧妙化解“卤鹅哥投喂周鸿祎失败”的舆情危机,这些举措无不体现出亲民、开放、务实的治理理念。离任时的单车,与任内的言行构成了一个完整自洽的叙事。公众之所以动容,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位干部从始至终的“言行一致”。这辆单车,也因此成为他政治人格最凝练的注脚,其说服力远胜任何空洞的述职报告。
这场单车告别,也是对正确政绩观的生动诠释。高洪波在荣昌的实践,核心是“个人IP绑定城市形象”的治理智慧。他将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让荣昌从“网红”走向“长红”。而“单车离任”,正是这套治理逻辑的收官之笔,为城市做了最后一次“形象代言”。他没有把离任视为终点,而是承诺“会骑自行车再回荣昌”,展现出“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的政绩,从来不是离任时的鲜花与掌声,而是卸任之后民众是否仍将你铭记于心。
从根本上说,这场告别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在于它精准呼应了民心所盼。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为群众所诟病的当下,这辆单车如同一个精准的情感触点,释放了公众内心深处对清廉、务实、亲民干部的殷切期待。它之所以能够引发共情,是因为人们从中看到了理想中的干部形象从理念走向现实。车轮滚滚,驶向的不仅是高洪波个人的新生活,更承载着民众对更清新、更健康政治生态的向往。
“单车离任”这堂“无言之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干部作风的清晰窗口。当越来越多的干部敢于、也乐于以如此真挚简单的方式履职与告别,我们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这,正是一辆单车所能承载的千钧之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艾才国:“捡枫叶”是管理懒政下的蛋
艾才国:乐见更多“吹哨人”获奖励
王会亮:警惕“保姆式服务”的围猎与腐蚀
王海燕:以“三路”初心,踏好强国奋进每一步
王毓:在基层历练中淬炼实干本领
李永波:以廉为笔 以俭为墨 绘就双节新风尚
陶淑杰:承英烈之志 砺党员之魂
李永波:人要诚实守信立身处世
郑勇钢:莫把“程序”当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