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杰:承英烈之志 砺党员之魂
作者:陶淑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重温英雄事迹、赓续精神血脉,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筑牢信仰根基、扛起历史重任的必然要求。
以英烈之“忠”铸政治之魂,做信念如磐的践行者。“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从杨靖宇冰天雪地中腹藏草根的坚守,到赵一曼狱中坚贞不屈的气节,抗战英烈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党员干部传承这份忠诚,核心在于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崇高信仰融入血脉。要把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中,面对风浪考验站稳立场,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以“心有党、行有规”的自觉,筑牢政治忠诚的根基。
以英烈之“勇”砺担当之骨,做干事创业的开拓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董存瑞“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的请战誓言,彰显了英烈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传承这份勇气,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敢于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岗位当战位,用实干实绩践行使命,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以英烈之“仁”守为民之心,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英烈浴血奋战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人民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生活。党员干部传承这份情怀,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到田间地头听民声,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重心。要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扎根群众,用心解决就业、教育等民生难题,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诚,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80载岁月流转,英烈精神历久弥新。在烈士纪念日这个庄重时刻,党员干部当以英烈精神为指引,把忠诚刻进灵魂、把担当扛在肩上、把为民放在心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书写合格答卷。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人要诚实守信立身处世
郑勇钢:莫把“程序”当托词
维扬书生:整治“开盒挂人”乱象,须全民总动
李蓬国:见世面拆掉认知的墙,搭起理解的桥
廖卫芳:别让男性育儿假“有假难休”
王海燕:铭记九一八,振兴中华
王佳褀:茌平区菜屯镇法治护航,产业腾飞
陈镜伊:基层干部要常照“小事小节”之镜
殷建光:“差旅费”让员工垫付之风,当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