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国:乐见更多“吹哨人”获奖励
作者:艾才国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为进一步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从各地报送的案例中选取并公布10例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10月10日《红星新星》)
“众人拾柴火焰高”,安全生产从来就不是“独角戏”,而是全员参与的“大合唱”。今年以来,湖南省积极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近日从各地精选10例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此举就是以激励为导向,旨在激发更多人主动投身安全生产,正是大家所乐见的。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生产的核心,在于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最能第一时间捕捉萌芽风险的,从不是身处后方的监管者,而是位于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他们熟悉流程的每一处卡顿、环境的每一个异常、机器的每一声异响,是隐患最前沿的“侦察兵”。发动他们参与安全生产,就能让隐患在初现时便被发现、被处置,从源头阻断事故发生。湖南省的奖励机制,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用激励打破“不敢说、不愿说”的顾虑,让“吹哨”从担惊受怕的“风险行为”,变成受人认可的“光荣之举”,从而推动更多人主动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当好安全防线的“前哨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推动更多“吹哨人”愿吹哨、敢吹哨,既要 落实物质奖励 实打实——明确奖励标准、及时足额兑现,不搞“画大饼”“打白条”,让“吹哨人”的每一次负责都能换来真金白银的回报;更要 强化精神奖励 暖人心——为他们举办表彰仪式,戴红花、坐主席台,让他们“报上有名、电视有影、电台有声” ,由此带动更多人主动加入“吹哨”行列。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安全生产从来不是单一举措就能筑牢的防线,“吹哨人”奖励机制虽好,却不能替代安全生产各项责任的落实。我们绝不能因有了“吹哨人”的监督,就放松了对安全根基的夯实——技术防控要跟上,及时更新设备、优化流程,从硬件上降低风险;安全培训要抓实,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实操演练,让每个从业者都懂安全、会应急;责任体系要织密,明确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唯有将“吹哨人”奖励机制,与扎实的安全培训、严格的责任落实、先进的技术防控紧密结合,才能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合力,真正让安全生产的防线越筑越牢、越守越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会亮:警惕“保姆式服务”的围猎与腐蚀
王海燕:以“三路”初心,踏好强国奋进每一步
王毓:在基层历练中淬炼实干本领
李永波:以廉为笔 以俭为墨 绘就双节新风尚
陶淑杰:承英烈之志 砺党员之魂
李永波:人要诚实守信立身处世
郑勇钢:莫把“程序”当托词
维扬书生:整治“开盒挂人”乱象,须全民总动
李蓬国:见世面拆掉认知的墙,搭起理解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