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天门山事件:营销创新不能逾越安全与公共利益底线
近日,奇瑞汽车针对风云X3L车型在天门山景区测试中发生的意外发布致歉声明。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测试导致景区护栏受损、公众游览受阻,将车企在营销过程中的风险预判不足、细节把控疏漏等问题置于聚光灯下。由此引发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边界与公共安全的讨论,不仅是对奇瑞的警示,更值得整个行业深入反思。
公共景区不是商业“试验场”,企业营销必须敬畏公共属性。天门山“天梯”作为游客通往天门洞的核心通道,其首要功能是服务公众游览,而非承载商业测试。将这一日均接待数千游客的通道封闭用于车辆测试,直接导致游客被迫绕行电梯、游览动线中断、旅游体验受损,本质上是将商业活动凌驾于公众的游览权与体验感之上。当游客通道为品牌营销让路,当景区宁静被引擎轰鸣打破,损害的不仅是游客当下的体验,更是社会对企业在公共空间行为的信任基础。企业追求创新营销本无过,但任何创意若以侵占公共资源、挤压公众权益为代价,便是本末倒置。
营销创新岂能脱离用户真实需求,产品力才是品牌的根基。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家用车的核心价值是日常驾驶的可靠性、性价比与安全性,而非攀爬悬崖峭壁的极端能力。用量产SUV挑战远超日常使用场景的天梯路况,这种与用户真实需求严重脱节的操作,难免被贴上“博眼球”的标签。消费者真正期待的从来不是“悬崖边的惊险表演”,而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贴心的售后服务,倘若车企将过多精力投向制造视觉奇观,而非沉下心来打磨核心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则无异于舍本逐末。真正的品牌自信与实力,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产品力的持续深耕,而非一场场脱离实际的“流量狂欢”。
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行业监管与企业自律亟待加强。此次意外,表面是“安全绳卸扣脱落”的技术疏漏,但根源在于企业对公开测试,尤其是在复杂公共环境下测试的风险评估不足、安全方案存在漏洞。这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下,针对车企在公共场所开展高风险测试活动,尚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和强制性的前置安全评估要求。为此,相关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应高度重视,加快研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指导规范,明确测试准入门槛与安全标准,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公共安全不留隐患。企业自身更应摒弃“流量至上”的短视思维,将安全底线与社会责任置于营销效果之上。
奇瑞的及时致歉和承担赔偿的承诺是积极的一步,但事件的整改不应止于修复护栏、弥补经济损失。此次天门山事件应为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追求市场声量和营销创新的道路上,安全底线不可逾越,公共利益不容侵犯。损坏的护栏可以修复,流失的信任却难以重建。企业唯有将社会责任、公共利益与安全坚守融入发展血脉,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人要跳出舒适区
王毓:筑巢引凤 固本育林 打造人才发展新业态
艾才国:“警服”充当婚庆道具,公权尊严岂容
陶淑杰: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泥土味
李永波:人要学会自律
丁邦芬:莫让“规划”成了“空话”
王海燕:涵养“冬藏”之功,扎根积累不浮躁
商家给服装加上“巨无霸”吊牌,让谁尴尬?
李永波:人要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