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陈相:“铁饭碗”铁在纪律,而非特权

2025-10-20 15:52:5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此次处置过程,体现了公务员管理“能进能出”的原则。辞退作为非处分性人事管理手段,旨在疏通出口、优化队伍。它向全体公职人员发出明确警示:制度的笼子始终存在,纪律的红线带...
  

  作者:陈相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湖南永州公务员唐子辉因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被正式辞退,组织部门通过发布公告完成送达程序。这起看似寻常的人事管理案例,却折射出公众对公务员职业生态的复杂认知。其意义已远超个案本身,它以刚性执法的方式向社会宣告:“铁饭碗”的真正内涵,在于对纪律与责任的坚守,而不在于对懈怠与特权的庇护。

  长期以来,社会对公务员“铁饭碗”的认知,常掺杂“稳定即安逸”的误解。唐子辉案揭示了这种稳定的真实边界。《公务员法》明确规定,“连续旷工超15天”是一条刚性红线,一旦触发,辞退程序随即启动。这说明,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绝非无条件的“保险箱”,其“铁”的程度完全系于履职尽责的表现。公共岗位不容空转,公共服务不容缺位,这是公职身份的基本要求。

  此次处置过程,体现了公务员管理“能进能出”的原则。辞退作为非处分性人事管理手段,旨在疏通出口、优化队伍。它向全体公职人员发出明确警示:制度的笼子始终存在,纪律的红线带电生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与高效,不仅需要严格入口选拔,更要依靠畅通的出口机制。将不适宜、不称职者清退,既是对恪尽职守者的公平,也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在肯定程序刚性的同时,舆论中“是否应先寻人”的质疑,也反映出对人文关怀的期待。当公职人员长期失联,在启动辞退前,能否建立更完善的核查机制?比如与公安部门信息联动,排除不可抗力因素。这并非为违纪开脱,而是现代治理应有的人本温度。刚性制度与柔性关怀并非对立,在确保管理效力的基础上注入人文关切,能使制度执行更具公信力。

  从“唐子辉案”的依法处理到舆论的深入辨析,是一次对公务员职业本质的再认识。它促使社会重新审视“铁饭碗”——这份职业的“铁”,不在身份的固化,而在制度的严密、纪律的严明与责任的严肃。它保障的是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而非个人的安逸懈怠。

  归根结底,“铁饭碗”端的是责任,守的是纪律,服务的是人民。每个公职岗位都承载着公众信任,其稳定性必须建立在持续有效的履职基础上。唐子辉事件作为一个醒目标注,展现了中国公务员管理正朝着更规范、法治、精细的方向发展。唯有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能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让“铁饭碗”成色更纯,赢得人民信赖。

更多

热门关键词:纪律 铁饭碗 陈相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