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亮:医学博士难以挽救碎了一地的私德
作者:王会亮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最近,网上流传的湖南长沙某三甲医院副院长祖某某与眼科主任曾某某17分钟不雅视频,引发全网震动。视频中二人举止亲昵、动作暧昧,画面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堪称“辣眼睛”。事件发酵后,网友深挖的履历更显讽刺:祖某某身兼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等多重头衔,是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临床经验与学术造诣兼具;曾某某同样是博士出身,身为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的她,在眼科学领域颇有建树,二人皆是业内公认的“医术实力派”。
本该以医德为魂、以医术济世的行业精英,却在私德上失守,让多年积累的职业声誉瞬间崩塌。私德并非孤立的“个人小事”,尤其对医生而言,私德是医德的底色,医德是职业的根基。医生手握生命重托,其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公众对他们的道德期待远超普通职业。白大褂不仅是专业的象征,更承载着信任与敬畏。当身着白大褂的医者在私域突破底线,不仅违背家庭责任,更会消解患者对医生群体的信任,破坏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公信力。
事件曝光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迅速证实情况属实,二人已被停职接受调查。但舆论场上出现了另类声音:“医生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很正常”“只要能救死扶伤,私生活不必苛责”“别用道德绑架专业人士”。这种论调看似体谅,实则混淆了职业边界与道德底线。医生的“专业性”与“道德性”从来不是割裂的,医术是救人的能力,医德是行医的准则,缺少任何一项,都不配称之为“好医生”。祖、曾二人罔顾婚姻责任与职业操守,这种行为不仅为人所不齿,更是对家庭、子女的极端不负责任,若因“医术高超”便对私德亏空视而不见,无疑是对失德行为的纵容,更会动摇医疗行业的道德根基。
功不抵过。不可否认,二人在医学领域的建树曾为患者带来福音,他们的专业能力值得肯定,但这绝不能成为私德失守的“免罪金牌”。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既需要精湛医术筑牢技术防线,更需要高尚医德守住精神底线。私德不立,医德难存;医德失守,医术再高也可能偏离初心。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两位当事人的警示,更是整个医疗行业的镜鉴。唯有坚守“医德与医术并重、私德与公德同行”的准则,才能守护医疗行业的纯洁与尊严,赢得公众的持久信任。
如今,停职调查只是开端,后续的处理不仅关乎个体的职业命运,更关乎医疗行业的价值导向。期待相关部门依规依纪严肃处置,以儆效尤,让所有医者明白:白大褂的荣光,既源于手术刀下的精准,更源于内心的敬畏与坚守。医术可以治愈身体的病痛,却永远修补不了破碎的私德;唯有德技双馨,方能不负“医者仁心”的初心与使命,守护好医疗行业的清风正气。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商家给服装加上“巨无霸”吊牌,让谁尴尬?
李永波:人要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永波:实干担当 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艾才国:东北大米“广州造”?别拿“品牌”当
王毓:立冬时节奋楫行 青春为民践初心
廖卫芳:别再玩弄“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了
越办越好昂扬中国担当 常办常新赋能世界奔腾
“《今日说法》主持人被骗”是一记响亮的防骗
刘苏怡:贾寨镇“重阳宴”以共富食堂烹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