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国:以诬告必究守护风正气清政治生态
作者:艾才国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期,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开展诬告陷害行为联合治理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严肃查处了一批诬告陷害行为,积极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持续释放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8月1 8日《澎湃新闻》)
“剑” 指诬告陷害行为,武汉市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治理行动,意义非凡。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合法权益的有力维护,更是净化政治生态、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的关键举措。
过去常说“八分钱邮票查半天”,讲的是有人仅凭一封捕风捉影的举报信,花8分钱,就能让清白干部陷入无休止的调查,让当事人身心俱疲。如今,诬告的“成本”看似提高了,但手段也更隐蔽多样,从匿名发帖造谣到恶意串联举报,从伪造证据“设圈套”到散布谣言“泼脏水” ……这些行为不仅让清白者蒙冤受屈,损害党员干部合法权益,更让“劣币驱逐良币”的歪风有了滋生土壤。对此,唯有坚持诬告必究,才能守护风正气清政治生态,为干事者撑腰。既要完善诬告认定与惩处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又要对线索精准研判、严查快办;更要对恶意诬陷依规依纪严肃追责,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除了严肃查处,开展涉事检举控告澄清同样关键。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才能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重拾工作信心。一场澄清大会,不仅是为干部个人恢复名誉,更是向全社会传递出“实干者受保护、诬告者必受惩”的强烈信号,唯如此,才能让干事者心无旁骛地投身工作,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身正不怕影子斜。” 作为被诬告者,也要坚守信念、保持冷静,相信组织以事实厘清真相。主动配合调查,完整提供证据、清晰陈述事实,为核查提供支撑,做到始终坚持坦荡履职,用行动彰显清白,为清朗生态添力。
无疑,此次武汉市纪委监委在诬告必究方面带了好头,为正风肃纪立起鲜明标杆,期盼各地各级紧随其后,让“诬告必究”成为监督常态,让实干者无后顾之忧,让政治生态清朗常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宁海华:从《南京照相馆》看平凡的力量
廖卫芳:为“职业打假人”撑起一把法治保护伞
李蓬国:董事长向员工撒钱,节操洒了一地
杨汇瑜:锤炼“聊城三度” 绘就平安画卷
廖卫芳:暑假“承包妈妈的午餐”事小意义大
王毓:以红色基因铸魂 让青春在传承中熠熠生
廖卫芳:打击低俗直播必须“严字当头”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为民生幸福 “提质”
艾才国:实现“今日无诈”不能完全指望报警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