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以红色基因铸魂 让青春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作者:王毓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是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是与历史对话的宝贵契机,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井冈山的挑粮小道上,我们可以钻研艰苦奋斗的真谛;在延安的窑洞灯光里,我们可以领悟理论创新的力量;在西柏坡的“赶考”誓言中,我们可以体味执政为民的担当。作为年轻干部,红色教育既是必修课,更是终身课,我们要时刻以“红色基因”铸魂,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校准方向、汲取力量、行稳致远,让青春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红色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攸关事业薪火相传的“硬要求”。当下少数年轻干部身上出现的“躺平”“佛系”现象,有的对党史一知半解,把红色教育当作走过场;有的面对重大考验畏首畏尾,缺乏革命先辈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还有的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忘记了“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究其根源是精神缺钙,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年轻干部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期,必须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思、带着责任悟,真正把红色传统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把红色精神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只有把红色基因植入血脉,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政治定力,在利益诱惑面前守住精神家园。
传承红色基因,要主动担当作为,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当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必然能迸发出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80后”“90后”干部以热血赴使命,用行动践初心,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灾害防控第一线,年轻党员主动请战、逆行出征,展现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硬核担当;科技创新最前沿,青年人才攻坚“卡脖子”技术,彰显“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把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为“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工作中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续写红色家谱的新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要创新方式方法,让红色教育与时俱进。
新时代、新方法,红色教育也需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变“灌输式”为“体验式”,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浙江嘉兴,年轻干部通过VR技术亲历南湖会议,感受建党初心的澎湃力量;在贵州遵义,情景剧《伟大转折》让观众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江西瑞金,“红色故事会”通过直播形式吸引数十万年轻人在线互动。年轻干部既是红色教育的对象,也应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应该自觉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忠实践行者、大力弘扬者,通过制作微视频、担任讲解员、开展专题调研等新兴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使革命精神“火”起来,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闪亮,让革命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蓬国:恶意评价得癌症 诅咒式回应是病得治
廖卫芳:打击低俗直播必须“严字当头”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为民生幸福 “提质”
艾才国:实现“今日无诈”不能完全指望报警止
殷建光:从“首日活动”看新电商扬帆新程
维扬书生:一次性座椅套热卖的冷思考
维扬书生:两校互指数据造假,让谁尴尬?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谱写服务群众新篇章
娄义华:广汽菲克破产 产品力与固执的情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