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殷建光:警惕“学步鞋”背后的育儿焦虑产业链

2025-07-15 11:23:18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首先,老一辈的育儿经验便可证明。育儿并非新鲜事,长久以来,丰富的民间经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些经验的陪伴下,孩子们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如飞,不也茁壮成长起来...

  作者:殷建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每个宝宝跌跌撞撞学走路,本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之事。然而当下,各地不少销售场所纷纷推出号称能“防摔”“辅助学步”的“学步鞋”。在不少销售人员口中,这类“学步鞋”还具备利于孩子足部发育、养成正确步态等诸多功能。(7月14日 央视网)

  那么,这些“学步鞋”真如商家所宣称的那般具有神奇功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老一辈的育儿经验便可证明。育儿并非新鲜事,长久以来,丰富的民间经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些经验的陪伴下,孩子们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如飞,不也茁壮成长起来了吗?再者,专家也给出了专业诠释。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指出,对于处于学步阶段的儿童,其实更推荐光脚,如此对足底的刺激更为直接,也有助于小孩足部发育。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认为,在孩子6 - 12个月刚开始学习爬行站立的阶段,更多时候无需穿鞋,只需穿上袜子,让孩子尽可能用脚面感受地面反馈即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表示,如果6岁以上孩子的足弓仍明显扁平,或影响其养成正确走路姿势,需在医生指导下,经过专业测量后,为孩子个体化定制矫形鞋,这与市面上的“学步鞋”完全不是一回事。总之,“学步鞋”“机能鞋”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从医学角度而言,无法验证这些功能设计在儿童足部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走路姿势培养等方面能否发挥作用。

  既然如此,为何“学步鞋”会成为热门商品呢?究其原因,是商家利用了年轻父母的育儿焦虑。如今的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既不太愿意相信传统经验,又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同时还担忧孩子成长不健康,在商家的话术诱导下,便极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商家甚至采取分年龄段、多区间的定价策略,依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足部发育特点,将产品细分为多个类别。例如,6至8个月大的婴儿适合穿“本体感鞋”,8至18个月的孩子推荐“关键鞋”,之后还有“稳步鞋”“跃步鞋”等,适用年龄跨度从8个月一直覆盖到12岁儿童,把孩子的“脚”当成了“取款机”。

  “学步鞋”背后实则隐藏着一条“育儿焦虑产业链”,那么该如何铲除这种育儿焦虑呢?关键在于提高年轻父母的育儿素养,帮助家长普遍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凭借权威数据缓解育儿焦虑;舆论宣传部门要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广泛普及育儿知识。社会公益部门也应强化科普宣传,通过家长课堂等形式,普及儿童发育规律等科学知识,让家长充分理解“摔跤是学步必经阶段”“孩子学步有早有晚,家长不必焦虑”等育儿常识。同时,还需加强监管。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完善产品准入审核机制,禁止商家使用“专为减少摔跤设计”等缺乏依据的宣传话术。监管部门则应对儿童用品加强监管,杜绝“忽悠产品”流入市场,欺骗消费者。

  必须警惕“学步鞋”背后的“育儿焦虑产业链”,因为这类“产业链”不仅会催生“学步鞋”,还可能滋生其他类似产品,进而加重育儿负担,降低年轻人的育儿积极性。当前,鼓励年轻人生育是大势所趋,我们不仅要在政策补贴上给予支持,更要在知识疏导上进行科学引领。务必坚决防范商家打造的“育儿焦虑产业链”消解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效应,增加公民育儿负担,引发更多育儿焦虑,致使人们对生育望而却步。

更多

热门关键词:学步鞋 产业 育儿 殷建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