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青年干部成长在秋季
作者:王海燕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们通常具备活力强、思维活跃、学习能力突出等特点,在工作中往往是创新突破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秋季的收获,往往与季节特性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既有显性成果,也有隐性的成长。青年干部在这个季节可以结合工作特点做好以下准备,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
一、沉淀总结,明确方向
梳理上半年工作成果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性调整下半年工作计划,避免盲目推进。结合单位年度目标,明确自身岗位的核心任务,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提前规划攻坚思路。经过大半年的调研和攻坚,对复杂问题开成更清晰的解决方案,推动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充电学习,提升能力
利用相对规律的工作节奏,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针对自身短板,通过线上课程、案例研究或向老同志请教等方式补充技能。
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秋季是农业生产、民生保障的关键时期,青年干部可多下沉基层,调研秋收、民生需求等实际情况,让工作更接地气。秋季易有倦怠感,可通过合理作息、适度运动调整身体状态,保持积极心态,以更饱满的精力应对后续工作挑战。
这些准备既能立足当下总结提升,也能为年终冲刺和来年工作打下基础,符合青年干部成长与履职的需求。这些收获如同秋日果实,既扎实具体,又为青年干部的长远成长积蓄了力量,让每一步前行都更有底气。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为民生幸福 “提质”
艾才国:实现“今日无诈”不能完全指望报警止
殷建光:从“首日活动”看新电商扬帆新程
维扬书生:一次性座椅套热卖的冷思考
维扬书生:两校互指数据造假,让谁尴尬?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谱写服务群众新篇章
娄义华:广汽菲克破产 产品力与固执的情怀代
廖卫芳:别让酒店“晚来早走”成为一种新惯例
王毓:青春逐梦正当时 砥砺奋进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