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藏头诗评语”体现教育智慧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我用四十七首藏头诗,编织成一艘记忆的船,愿它能载着你们的青春,在岁月的波涛里,永不迷航。”毕业前夕,安徽安庆九中高三一班班主任费俊峰,为全班学生每人创作了一首独一无二的诗,每首诗的句首均包含学生的姓名,字字句句都寄寓着深深的关切和期望。(6月18日《泉州晚报》)
近年来,给学生写“花式评语”的班主任频现,之前就有漫画式评语、插图式评语,等等。这些“花式评语”既彰显师者匠心,又体现教育智慧。
众所周知,每到学期末给学生写评语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许多班主任由于带班时间长,且年年写,早已形成套路,内容也基本相同。
但要知道,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行为品性在变,学习生活也多有变化。由此可见,“程式化”的期末评语并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或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这也难怪学生每每拿到这样的“程式化”评语时,看一眼就塞进书包里,鲜有反复品读甚至细心收藏的。
此次安徽安庆九中高三一班班主任费俊峰,针对班上不同学生采取“藏头诗评语”的方式,给每一位学生写了“独家定制”的评语,这无疑是一种教育创新,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其实,有时候对学生的中肯评价甚至客观批评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用藏头诗、漫画、插图等方式来表达,容易让他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而看到正面评价的学生更容易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这或许比一张奖状的激励作用更大。难怪一些学生家长看到这样有创意的藏头诗评语、漫画式评语、插图式评语之后,立马给予点赞和好评。可见,藏头诗评语、漫画式评语、插图式评语等,不但创意好,而且教育效果更好,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
面对班级几十名学生,如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格外考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这不仅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还要学会创新,试着用师者匠心去感化每个学生,并最终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这样的“花式评语”虽然会给班主任增加了一定的麻烦,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但可以给学生无尽的期待,成为师生互动的绝妙载体。
眼下,学期临近结束。期待这样的“藏头诗评语”不妨多些,再多些,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老师们的“教育智慧”引领下不断进步,健康成长。如此,这不仅是学生之幸,更是教育之幸。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以严实作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廖卫芳:让保租房成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的安居礼
维扬书生:地铁宣传片也不能“跑偏”
陶淑杰:聊城交警执法行动撕开未成年人保护之
王毓:“事事上心”赢取群众“时时放心”
维扬书生:两天收到同案相反判决,别只当笑话
徐蕾:解锁特色课程密码,点燃教育提质引擎
廖卫芳:“售卖毒狗肉获刑”是一堂警示教育课
多收3.6厘被罚99.99元并非“小过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