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给“整顿婚礼”的年轻人点个赞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无车队、无接亲环节、无伴郎伴娘,今年3月,来自天津的卢予馨举办了这样一场“三无婚礼”。卢予馨认为,舍弃车队、接亲等繁琐流程,不仅压低了预算,还能让新人把更多时间留给亲人和远道而来的挚友,“虽然仪式简化了,但情绪价值拉满了”。据悉,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摒弃婚礼仪式繁琐的流程和不菲的开销,追求简约且更具创意的婚礼形式。(6月16日《工人日报》)
一直以来,年轻人的婚礼因受传统习俗和观念的制约,往往程序复杂,从预订酒店、发放请柬,到举办婚礼、轮番敬酒,再到最后闹洞房,可谓是应有尽有,一项不缺。许多新人一天忙到晚,烦不胜烦,叫苦不迭,有的甚至直接累到趴下,苦不堪言。
虽然这种程序复杂的婚礼一直饱受诟病,但碍于传统习俗和观念的制约,许多新人不得不硬着头皮一一照办。用“有苦说不出”来形容,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可喜的是,眼下已有不少年轻人摈弃传统习俗,大胆移风易俗,开始“整顿婚礼”。比如,有的年轻人开始推行“极简婚礼”,无车队、无接亲环节、无伴郎伴娘,追求简约、悦己婚礼;再如,有的年轻人采用“零礼金”婚礼,即不接受宾客的份子钱,空手来,空手回,一点没有压力和负担;更有甚者,有的年轻人干脆不举办婚礼,直接领证旅游结婚。这无疑是对传统婚礼习俗的一种挑战,也是对自我追求简约婚礼的一种选择。笔者以为,年轻人“整顿婚礼”值得点赞,应大力提倡。
也许有人会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整顿婚礼”,这是不是太没有仪式感了?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大错特错了。试问一下,如果不是受制于传统习俗,哪对新人愿意如此“折腾”?难道婚礼的意义就在于这种程序复杂的仪式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参加过婚礼仪式的人都知道,表面上看,婚礼仪式热热闹闹,很有氛围感、仪式感,但事实上,很多宾客早已厌烦这种模式化、程式化的婚礼仪式。不是有宾客因厌烦这种婚礼仪式而选择草草吃上几口就离席而去的吗?抑或是婚礼仪式还没结束就早早散席了吗?
因此,笔者以为,对于年轻人“整顿婚礼”,我们不妨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一方面,应尊重年轻人对“极简婚礼”的选择,尤其是双方父母,应乐见其成,切忌“伸手过长”,打压年轻人“整顿婚礼”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借此契机大力倡导年轻人“整顿婚礼”,不妨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多种方式,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勇敢地站出来挑战传统婚礼习俗,移风易俗,整顿婚礼,把庸俗化的婚礼简洁化,使之成为一种新潮流、新风尚。如此,才能乐见更多的年轻人“整顿婚礼”。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以严实作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廖卫芳:让保租房成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的安居礼
维扬书生:地铁宣传片也不能“跑偏”
陶淑杰:聊城交警执法行动撕开未成年人保护之
王毓:“事事上心”赢取群众“时时放心”
维扬书生:两天收到同案相反判决,别只当笑话
徐蕾:解锁特色课程密码,点燃教育提质引擎
廖卫芳:“售卖毒狗肉获刑”是一堂警示教育课
多收3.6厘被罚99.99元并非“小过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