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时代不需要“蹭饭”书记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蹭饭书记”的热度不减,“蹭饭”类主播账号也开始批量复制。
这一切,源于不久前河南省鹿邑县范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的走红,他发布的端着碗去村民家中蹭饭的系列视频,引发全网关注,被网民称为“蹭饭书记”。这个称呼并无贬义,反而是一种赞誉。(2025年8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河南省鹿邑县范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火了,在全网里没想到会火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他作为驻村干部经常端着碗去村民家里蹭饭,被广大网友称赞为是接地气的驻村书记,人民百姓的勤务员,谋事干事的好公仆。从某种程度上讲,董桂林同志做得不错,在当今时代像他这样的驻村干部不多,能够主动在茶余饭后亲近百姓,没有官威,与当地群众近距离接触,是一个当今时代领导干部应该有的样子,给其他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获得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同时也获得了大量媒体的赞扬,董桂林的为官之道乃至让媒体提出来,我们应该向“蹭饭书记”学习什么的这个问题。董桂林同志的火出圈,值得深思,也说明了当今时代干部作风建设更需要持续加力,用实际行动树立为民服务的形象。
董桂林同志蹭饭的行为让自己火了,乃至让全网出现了很多董桂林同志这样式的蹭饭干部,很多领导干部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好干部的人设。事实上每一个都这样做了,反而是当今时代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致命伤,这样做完全让“董桂林式”的干部成了当今时代驻村干部的一场秀,让驻村干部的形象一下子崩塌了。事实上好干部的形象是永远学不来的,做好干部更要踏踏实实地去做,更需要为人处事低调,做一点儿小事都高调宣传自己,这是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吗?事实上关于“董桂林式”的作法在当今时代也并非没有争议,说实在的,在当今时代,我们党真不需要“蹭饭”式的干部,为什么这样说呢,时代不同了,过去领导干部驻村有派饭制,驻村干部生活有困难,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解决,当今时代驻村干部下基层吃饭根本不是难题,不需要拿着饭碗去村民家里蹭饭,即使是村民有这个意愿也是不可以的,我们党一向号召不拿百姓一针一线,驻村干部拿碗蹭饭符合相关的制度吗?即使说主动给村民用餐费了,也是个人掏的腰包,但是没想到这样做会给村民家里添麻烦吗?一天去或许村民不会说什么,天天去还拍视频上网,谁会说领导的心思会这样简单呢?
为百姓服务,作好驻村干部其工作方式有的是,与百姓近距离接触的方式也很多,何必非要等到饭点端着饭碗去百姓家里蹭饭呢?驻村干部工作时间可以到田间地头看看百姓,了解一下百姓的庄稼长得如何,也可以在晚饭之后,在街头巷尾与当地百姓聊聊天,很多村都有老人聚集的地方,与他们聊聊生活,征求一下工作的建议不也是可以吗?在涉及到村工作时多认真,多做民生实事,这比蹭饭不是更让当地百姓尊重欢迎吗?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谨慎而行,驻村书记低调而行,做事不作秀,不做网红更应该成为当今时代领导干部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廖卫芳:暑假“承包妈妈的午餐”事小意义大
王毓:以红色基因铸魂 让青春在传承中熠熠生
李蓬国:恶意评价得癌症 诅咒式回应是病得治
廖卫芳:打击低俗直播必须“严字当头”
李永波:党员干部要为民生幸福 “提质”
艾才国:实现“今日无诈”不能完全指望报警止
殷建光:从“首日活动”看新电商扬帆新程
维扬书生:一次性座椅套热卖的冷思考
维扬书生:两校互指数据造假,让谁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