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刘苏怡:贾寨镇“重阳宴”以共富食堂烹出乡村振兴三重味

2025-11-01 16:54:46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积分用餐”制度将环境治理与养老服务巧妙结合,村民通过参与村容维护赚取积分,兑换食堂餐食,既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燃眉之急,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老人们...

  作者:刘苏怡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重阳佳节,贾寨镇郭堤口新村的“乡村共富大食堂”飘出阵阵饭香,更氤氲着乡村振兴的崭新气象。这场以“敬老宴”为起点的创新实践,以“积分用餐”破题养老难题,以资源整合激活闲置资产,以庭院经济撬动增收杠杆,烹出了一席“老有所养、业有所兴、民有所富”的乡村振兴盛宴。

  一餐热饭暖胃,更暖人心,绘就“老有所养”幸福图景。

  “积分用餐”制度将环境治理与养老服务巧妙结合,村民通过参与村容维护赚取积分,兑换食堂餐食,既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燃眉之急,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老人们围坐一堂,吃的是热乎饭,聊的是家常话,笑的是舒心颜。这种“互助养老”模式,让“尊老敬老”从节日仪式转化为日常关怀,让乡村养老从“政府兜底”升级为“社会共治”,为老龄化社会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温情注脚。

  一间食堂聚力,更聚资源,激活“闲置资产”发展动能。

  闲置校舍变身共富食堂,不仅盘活了沉睡资源,更成为乡村振兴的“资源枢纽”:食堂岗位优先吸纳留守妇女,让“家门口就业”稳住家庭增收基本盘;食材采购定向对接村民“小菜园”,推动“庭院经济”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市场化转型。这种“变废为宝”的智慧,让闲置资产转化为增收引擎,让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变身“增收田”,为乡村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一条路径通富,更通民心,走出“造血式”振兴新范式。

  从“庭院经济”到“互助养老”,从“积分治理”到“资源整合”,贾寨镇以共富食堂为支点,撬动起乡村振兴的“全链条”变革。这种“养老变享老、闲置变资源、庭院变市场”的模式,既解决了民生痛点,又培育了产业亮点,更凝聚了治理合力,实现了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跨越。当“一餐饭”成为乡村振兴的纽带,乡村振兴的“共富味”便愈发醇厚绵长。

更多

热门关键词:贾寨 王健 刘苏怡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