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人大代表醉驾,谁给你的豁免权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6月19日,有网友向浪潮新闻反映,广州交警在当天凌晨查获一名涉嫌酒驾女子,其自称是人大代表并试图抗拒执法。
据报料网友介绍,他于18日晚上11时许经过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遇到交警正在设卡查酒驾。“这个女的远远看到前面有交警,就把车子停到路边,打电话找代驾。”(2025年6月19日浪潮新闻)
人大代表醉驾了,如果新闻中的事件是真的,可真是三观尽毁,人大代表不是普通人,连普通人都知道酒后驾车是违法犯罪行为,而她却面对交警部门的调查,面对广大百姓的观望,还很有底气说自己是人大代表。她自认为人大代表可以喝酒,还可以酒后驾车,这人大代表一点法治观念难道都没有,让广大百姓如何评价呢?酒后驾车,面对执法人员执法,说自己有豁免权,请问是谁给你的呢?你哪里来的底气无视交通法律法规,酒后驾车呢?
酒后驾车处罚是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其处罚是相当严格的,任何人都一样,人大代表亦是如此。一般酒后驾车(20-80mg/100ml),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驾驶证,罚款200-500元,记6分。醉酒驾车(≥80mg/100ml),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15日拘留+5000元罚款,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重新取得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这是对普通人酒驾和醉酒处罚,还是在没的产生重大的交通事故的情形下,如果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还要入刑处罚。新闻事件中的人大代表是特殊群体,如果是党员干部,如果是公职人员,存在这样的行为,其违法犯罪行为更是罪加一等,在交管部门进行处罚后,还要通报给当地政府部门的纪委和组织,更会对其进行党政纪处理。其后果严重的,不仅仅会开除党籍,还可能依据政务处分法给予撤职等处分。新闻事件中所涉及到人物是人大代表,如果是党员或者是公职人员,必将受到党政纪处罚,她必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当然新闻中的女子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人大代表,如果是,并且还是公职人员,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部门机关单位都在开展八项规定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在这活动中,很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最严禁酒令,要求公职人员在工作日24小时都要做到禁酒,如今她喝了,除了要接受普通公民相同的法律责任,还要接受人大制度和政务处分的额外约束。同时还要说的是,涉及到的单位,还要对其饮酒行为进行全面调查,是什么背景下的饮酒,存在不存在公款吃喝,或者小圈子内影响公职行为的吃喝,涉及到的其他公职人员,同样要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处罚。在此事件中,需要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要做大文章。
如果女子不是公职人员,也不是人大代表,其相关的处罚,也逃脱不掉,但是她用人大代表的身份想逃脱法律的制裁,依旧让广大百姓诟病,在治理酒驾工作中,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其个人的行为也只是跳梁小丑,只增笑料。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以严实作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廖卫芳:让保租房成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的安居礼
维扬书生:地铁宣传片也不能“跑偏”
陶淑杰:聊城交警执法行动撕开未成年人保护之
王毓:“事事上心”赢取群众“时时放心”
维扬书生:两天收到同案相反判决,别只当笑话
徐蕾:解锁特色课程密码,点燃教育提质引擎
廖卫芳:“售卖毒狗肉获刑”是一堂警示教育课
多收3.6厘被罚99.99元并非“小过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