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教师节里,敬“三人行”中的每束微光
作者:王海燕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师者,如夜空中的星子,以知识为炬,以品德为灯,在教育的原野上点亮无数求索之路。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精神的塑造者——用严谨治学的态度,教会“学生”求真求实;用躬身践行的担当,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用无私奉献的情怀,滋养“学生”向阳生长。
从三尺讲台上传授的公式定理、诗词文章,到课后悉心指导的人生困惑、理想方向,师者的“光”,既照亮“学生”个体的成长轨迹,更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份“光”,让科学真理得以传承,让人文精神得以延续,让家国情怀得以扎根,最终熔铸为支撑民族发展、时代进步的“魂”。
后天便是教师节,当我们向三尺讲台上的师长道一声祝福时,也别忘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深意——师者从不限于课堂,那些在生活里提点过我们的人、工作中帮带过我们的人、甚至在某件事上比我们多一分经验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师者”。每天泰山观风中张老师的简句警醒,郭老师的人生感悟,苗老师的实事点评,李老师的帮助鼓舞,洪老师的默默付出......
他们或许没有粉笔和教案,却用一言一行教会我们成长:可能是前辈分享的职场心得,可能是朋友点拨的人生困惑,也可能是陌生人不经意间传递的善意与智慧。这份“师恩”,藏在日常的点滴里,同样温暖着我们的前行路。
这个教师节,愿我们既致敬教书育人的园丁,也感恩身边每一位曾为我们点亮方向的“老师”,带着这份从“众人”身上学到的力量,继续向阳而行。
以师者之光为引,方能培育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个体的微光融入时代的星河,让时代之魂在薪火相传中愈发璀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单厚儒: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必遭欺凌
陶淑杰:汲取九三阅兵精神,青年干部勇担时代
李永波:人生是主动的选择与承担
胜利日的回响:从苦难辉煌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力
王毓: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兴农人”保驾护航
王帅:铁肩柔情执法救助里的社会温度
艾才国:别让“无薪试岗” 闹剧上演
刘苏怡:七夕新语:古韵今风织华章
廖卫芳:别被“婚恋军师”收割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