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袁文良:对“农资忽悠团”要坚持露头就打

2025-04-01 12:02:4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抓住备耕用种用肥用药需求高峰和农资生产、储备量大的时间节点,采取现场解读、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等形式深入村镇、田间地头进行流动宣传,向广大农民朋友讲...

  作者:袁文良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发布的张某、司某等销售伪劣产品案,被告人组成“农资忽悠团”下乡兜售伪劣化肥,组织程度高,销售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人民法院不仅依法对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张某和司某分别判处十一年和九年有期徒刑,还对二被告人分别判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这充分发挥了刑罚的惩治、威慑作用。

  近年来,为了让农民朋友用上放心农资,从根本上保障种子、肥料、农药等产品的质量,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多次联合开展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农资忽悠团”以及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活动,为农业生产和粮食丰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由于“农资忽悠团”组织化程度高、欺骗性强,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协作紧密,深入农村地区流窜作案,因而每年都会有农民朋友受骗上当,致使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下的作物往往颗粒无收,损失十分惨重,让农民朋友欲哭无泪。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对“农资忽悠团”以及以及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露头就打,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抓住备耕用种用肥用药需求高峰和农资生产、储备量大的时间节点,采取现场解读、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等形式深入村镇、田间地头进行流动宣传,向广大农民朋友讲清“农资忽悠团”通常遵循的“一引二吹三骗”行为模式,并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现场解读真假农资的辨别知识,指导农民朋友认识到假劣农资的危害和优质农资的选购要点,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从而让农民朋友正确选购农资,种粮更有信心。

  二是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种子、化肥时,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农资用品,要认准商标,看清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等,不要图便宜购买三无商品,也不要盲目抢购非法经营的各类农资,更不要被上门推销农资人员的宣传“忽悠”,避免因贪小失大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如果发现疑似“农资忽悠团”或是出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要主动向公安机关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共同消除“农资忽悠团”在农村的生存土壤。

  三是相关的执法部门要在建立完善农资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的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对各类农资市场进行经常性的体检式排查,督促其规范生产经营,以避免伪劣农资混入农村市场坑农害农。对检查中发现或群众举报的“农资忽悠团”以及网络售假、流窜售假或以“订单农业”为名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查封“黑窝点”、打掉“黑作坊”,快速形成高压震慑态势,让“农资忽悠团”无所遁形。

更多

热门关键词:忽悠 农资 袁文良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