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倩:以党建为笔,绘教育新篇
作者:于晓倩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党建工作始终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4月8日,茌平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全区学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聊城市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微信平台)
会议中着重强调,各学校要将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让党建引领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这意味着,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里,要时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从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从校园文化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都应体现党的政治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健全“双培养”机制、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及打造党建品牌,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堡垒的关键举措。“双培养”机制将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发展为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党组织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战斗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则从制度、活动、阵地等方面入手,让党支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成为党员教师的坚强战斗堡垒。而党建品牌的打造,更能彰显学校党建特色,以品牌效应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形成“一校一品”的党建工作格局,让党建成为学校发展的亮丽名片。
党教融合是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党员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承担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等重点任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党员教师要勇立潮头,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教融合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强思政教师“主力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政课“活起来”,才能吸引学生,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案例教学、互动交流等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茌平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只要全区学校齐心协力,以党建为笔,精心勾勒教育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就一定能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茌平教育力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海燕:在知识海洋中寻找生命的光亮
徐蕾:绘制打好蓝天保卫战“路线图”
黄跃成:一条“红内裤”追责百万值得深思
陈镜伊:以“学习”三态 担时代使命
张天放:81192 英雄从未远去
廖卫芳:让“闹机者”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
翟云雪:增强阅读饥饿感,护好精神三餐饭
袁文良:对“农资忽悠团”要坚持露头就打
刘苏怡:青烟不扰青山色 心香一缕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