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杰:拧紧责任之弦,躬耕实干之路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需以“时时在线”的责任意识拧紧思想发条,以“步步留印”的实干精神深耕发展沃土,以“破冰突围”的开拓魄力突破陈规桎梏,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扛起责任大旗,杜绝推诿扯皮的“软抵抗”。“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责任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底色。然而现实中,部分干部存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消极心态,把“层层负责”异化为“层层甩锅”。这种“躲事思维”与新时代要求背道而驰。党员干部应主动将责任扛在肩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挺身而出,让“自动上弦”成为工作常态,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践行实干精神,拒绝虚晃作秀的“花架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实干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是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但个别干部热衷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华而不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收获,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扬起创新风帆,打破裹足守成的“舒适圈”。“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的发展之路,没有现成答案可抄,没有固定模式可循。一些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抱着“旧船票”想登上“新客船”,终将被时代淘汰。无论是深化改革的深水区,还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党员干部都需要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敢于破冰、勇于突破,才能开辟发展新境界。党员干部要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党员干部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应拧紧责任发条、永葆实干本色、勇攀创新高峰,方能在时代大考中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书写属于奋斗者的壮丽篇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陈镜伊:让“AI政务”更有温度
袁文良:让“全国通办”更好地惠及民生
陶淑杰:以“三心”深耕基层,赋能时代发展
于晓倩: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王毓:当好乡村振兴“新农人”
于晓倩:以党建为笔,绘教育新篇
王海燕:在知识海洋中寻找生命的光亮
徐蕾:绘制打好蓝天保卫战“路线图”
黄跃成:一条“红内裤”追责百万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