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让读书从“阅读”转向“悦读”
作者:袁文良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所谓阅读,是指浏览一本书,而悦读则是指饶有兴趣的浏览一本书。二者虽然都是在浏览一本书,但表现出来看书时的精神状态却竭然不同。阅读是本本真真的状态,有时甚至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被动地去读,其感觉恐怕是枯燥无味的;而悦读则是心情舒畅地主动找书去读、用心去读,其感觉也是津津有味的。
不过,不论是阅读还是悦读,都是读书人读书时的一种心态,这两种心态有可能随着时间精力的投放而发生改变,也可能随着阅读环境的不同而相互转换。如果不是出于内心需要只为读书而读书甚至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读书只能算是阅读,如果是兴趣使然并在浏览中思考或有感而发那就是悦读。很明显,阅读与悦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更是一个完善自我、享受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读书是一件让人放松并且愉悦心情的事情,从而使自己的“阅读”转向“悦读”。
一是要培养读书兴趣。开始时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说、散文或历史、百科知识的书来读,但要注意不要去读那些低级趣味或是打擦边球的出版物,因为低级的东西读后会让人感到更加空虚。当你对某类书或者某个作家感兴趣之后,就会自觉地去找这类书或这个作家的书来看,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
二是要养成读书自觉。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最“亲密”的伙伴,小视频等娱乐性内容占据了人们大量的业余时间,导致人们用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读书并要达到“悦读”之态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时我们不妨放下手机,静下心来读书,并习惯于从书中汲取知识、启迪心智,习惯于从书中脱离浮躁、获取宁静。
三是要抒发读书感触。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读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或是在读完以后,合上书本静心思考其中的哲理,并对不明白的地方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弄通弄懂,也许会有别样的收获。这时,我们不妨理清自己的思路,将所思、所想、所感写下来,有兴趣的话可以投给相关的报纸杂志,说不定会带来意外的喜悦。
总之,要让读书从“阅读”转向“悦读”,就要保持对读书浓厚的兴趣,让读书生活化、常态化,成为自己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一种行动自觉,真正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让书香伴随自己成长。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会亮:董事长涉嫌性侵被刑拘折射的警醒
廖卫芳: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是一种自我保
宁海华:从化学麻将中学习基层工作法
陶淑杰:以“三不”筑牢八项规定精神学风
陶淑杰:拧紧责任之弦,躬耕实干之路
陈镜伊:让“AI政务”更有温度
袁文良:让“全国通办”更好地惠及民生
于晓倩: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王毓:当好乡村振兴“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