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娱乐 > 列表

郭军平:纸质阅读,还有意义吗?

2017-02-17 09:07:4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有些人说:“现在的阅读都在手机上,谁还看书呢?”针对这种言论,我想不是一个人的观点,而是相当多一部分人的观点。纸质阅读,...

  作者:郭军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有些人说:“现在的阅读都在手机上,谁还看书呢?”针对这种言论,我想不是一个人的观点,而是相当多一部分人的观点。纸质阅读,真的还有意义吗?答曰:有,不仅有,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更不能忽视。为什么呢?有些人恐怕会百思不得其解,手机阅读既方便也实惠,这种不花钱的免费午餐哪里会有呢?既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市场,那么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我们不能说人家的一定错误,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充分地利用这一现代便捷阅读工具。既然如此,那么,纸质阅读还有必要吗?答曰:“有,不仅有,而且意义非同寻常。”何以见得呢?

  首先我先谈自己的一点阅读感受。我是伴随着书成长的,因此在阅读上首先对书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这种感情呢?也许正是诗文里所描写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那样。那种晨晚手捧一卷的感觉实在太美好了。在这里,书,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对接。书,成为你的挚友,成为你的良师,更成为你灵魂成长的阶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不是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一本书或一份杂志或一张报纸,它们的创办都是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它看似不言语,但是在主办者的眼里它们都承载着自己的思想和追求。这种思想和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渐渐形成一种倾向性或体系性的思想。如果你坚持读每一方面的书或者订阅每一份期刊或报纸,日积月累肯定会对你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像吃什么样的食物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一样,读什么样的刊物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书本阅读与手机阅读本质不同的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书本阅读有一定的倾向性或体系性,而手机阅读呢?则比较随意一点;即使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难以像书本或期刊那样成体系。

  另外一点呢,就是纸质刊物一般追求精品化意识,相对于手机信息的泛滥与粗糙,两者提供的阅读质量肯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当前,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劣币驱良币现象,相当一部分读者不说不读经典名著,就连一些出版的报刊也不读。阅读手机信息几乎成了人生的全部。要知道,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消耗。当你经常沉浸在劣质阅读环境里,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对精神的一种消磨。当然,手机阅读也有精品,纸质阅读也有劣质,这个不能排除。关键就在于你的选择。倘若要学习、考学、做学问等,我劝你一定不要离开纸质阅读。因为纸质媒体发表、出版的门槛比较高,一般稿子都要在相对专业化的主编和编辑手里经过,受纸媒发表的有限版面和出版费用影响,任何一个刊物的主编一般都会在审稿上严格把关。因为他的产品要拿到市场上,要受到专家们和内行人的品评和检验。当然,更离不开广大读者的检验。

  我们通常会听到一个词“白纸黑字”,当然一般出现这样的词都不是好事情。但那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纸质印刷的重要性。倘若一本书或一份杂志或报纸勘误百出,那这“白纸黑字”上摆着的东西你能避过吗?不光专家们、内行们不答应,就连普通读者都不会买你的账。那么,你的刊物如何服人?还有生存的价值吗?显然,对于“白纸黑字”上的东西,主编和编辑们是会慎之又慎的。而对于手机阅读而言,由于处于自媒体时代,只要不发表反动言论或者其他言论,谁都可以发表作品,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发表的门槛相当的低。就拿文学作品来说,只要没有前面所提到的内容,那么,那些海量般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如何呢?我想肯定难以保证了。当然,现代大部分人手机阅读都是出于消遣或打发闲暇时光,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玩的;或了解朋友资讯或了解时事新闻或传递消息等等。而真正把手机阅读作为学习的恐怕真的不多。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手机阅读的功能,手机阅读也不乏精品,而且也可以帮我们上百度查阅资料查阅名篇试题答案等,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和书本阅读来比,书本阅读还是精品多,权威性更强。

  第三,纸质阅读的存在感比较强,一张报纸或一份杂志或一本书读完了,放在书柜或床头,可以时时翻阅,也可以用笔圈点勾画等等,并且阅读时所产生的点点滴滴感受如或喜悦或伤心或愤怒等也会时时刻刻泛上心头,让你百感交集。而手机阅读呢?往往都是一闪而过,那种刷屏式的感觉总让人有种虚空的感觉。而作为书的哪一种书卷气、油墨的书香味从哪里找呢?倘若你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把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或者文学期刊或文学报纸收藏起来,岂不是可以时时阅读,时时品味呢?当然,也有同道者会说,这些手机阅读也可以做到。但是每一个人阅读的目的都不会是为了阅读,也许每一个爱好阅读的人总有一个文学梦或者作家梦吧!他们通过阅读的桥梁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也许还有一个铅字梦。试想想,当自己的文章被某刊物或者报纸发表的感觉和发表在手机上的感觉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也许有人嗤之以鼻,但是当你在汇报年度成果或者申报职称时或者参与文学评奖时,发表在刊物和手机上的能一样吗?答案显然不言而喻。刊物的物质呈现特点就最具有说服力。这也就是相当多的写作者还是非常向往把文章发表在纸媒上的原因,即使是哪些吃不上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作者。更何况相信“白纸黑字”的群众呢?

  从这些方面来看,纸质阅读,意义仍然非常大,尤其是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物质食粮,而且更需要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而这些,就是纸质阅读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了。因为纸质阅读,不仅仅要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还要担负培养高质量作者的重任。因为,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乃至创造都是需要一些高素质的作家才能完成和实现的。

更多

热门关键词:纸质 意义 阅读 郭军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