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把握好时令 及时行动稳步成长
作者:王海燕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俗话说“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五月是个播种的季节,五月也是年轻人的节日,年轻干部如何抓住时机,及时行动,高效工作,避免拖延,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正确决策。
一、把握"节气规律",强化三种能力
1. 察时辨势的敏锐力
像农民观察物候般研究政策风向标,建立"三张清单":中央政策清单、群众需求清单、本地资源清单。结合本地特点制定适合当地的民生发展的相关项目,将惠民政策真正送到人民手中。
2. 抢抓窗口的行动力
建立"时令工作法":设立季度攻坚擂台、月度进度沙盘、周例会快反机制等细化日常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实。
3. 逆境生长的耐受力
构建"抗灾预案体系":建立舆情处置"防洪堤"、突发事件"排涝渠"、复杂矛盾"防霜罩"。某信访干部创新"节气调解法",在矛盾萌芽期介入成功率提升40%。
二、构建"智慧农时"决策模型
1. 建立成长坐标系:横轴标注政治历练、基层墩苗等8个维度,纵轴设置季度进度条。
2. 开发"节气罗盘"工具:将中央精神转化为可量化的具体指针。
3. 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接12345热线生成"民生墒情图",智能推送待办事项。
三、警惕三种"种植误区"
1. 忌"催熟剂思维":某年轻干部为追求政绩强推"景观稻田",导致农民损失,庄稼误一季是一年的事,可是年轻干部误一季可能是一辈子的事。
2. 防"套种混乱症":避免同时推进过多创新试点,农民种地可以套种,但是套种得是适宜,也就是说有多个项目需要推进的时候,一定是可以同时的才可实施,避免出现“不搭混种”影响收成。
3. 破"温室依赖症":建立"露天生长期"考核机制,将急难险重任务完成度作为晋级硬指标
年轻干部要像新农人那样,既掌握北斗导航的精准,又保持赤脚下田的踏实,在时代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丰收答卷。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海燕:把握好时令 及时行动稳步成长
陈镜伊:从“心”出发 为民服务
“企业拒录女性求职者被判赔”是一堂警示课
徐蕾:校企携手,共筑职业教育美好未来
杨汇瑜:解锁山东聊城环评审批高效服务的密码
霍力伟:郑板桥诗中的新时代干部廉洁担当密码
宁海华:基层干部的劳动礼赞
骆鑫茹:以青春之笔,书为民华章
五一礼赞:致敬奋斗路上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