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陈镜伊:从“心”出发 为民服务

2025-05-09 10:37:28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天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只有从“心”出发,以心传心传递政策温度,将心比心感受群众冷暖,以心换心赢得百姓信任,才能真正践行...

  作者:陈镜伊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天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只有从“心”出发,以心传心传递政策温度,将心比心感受群众冷暖,以心换心赢得百姓信任,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以心传心,传递政策温度,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政策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与承诺,而要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于民,就需要党员干部以心传心,将政策的精神实质和深远意义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群众。这不仅要求党员干部自身对政策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更要有将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的能力。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扶持政策,还是社会保障体系里的医疗救助政策,每一项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政策,让群众明白政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该如何去申请和享受。只有以心传心,打破政策与群众之间的信息壁垒,才能让政策真正成为温暖人心的“及时雨”,架起与群众之间紧密相连的“连心桥”。

  将心比心,感受群众冷暖,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心比心,才能真正体会群众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所急所盼所想。在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时,不能敷衍了事、推诿扯皮,而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当群众遇到生活困难时,我们要主动伸出援手,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当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我们要积极协调,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将心比心,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群众,才能成为他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贴心人”,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

  以心换心,赢得百姓信任,筑牢执政为民的“根基”。信任是基石,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党员干部要想赢得百姓的信任,就必须以心换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和担当。在日常工作中,要秉持公正廉洁的原则,不偏袒、不徇私,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每一项决策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面对重大挑战和困难时,要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群众遮风挡雨、保驾护航。无论是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还是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党员干部都要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诠释责任,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只有以心换心,用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赢得百姓的信任,才能筑牢执政为民的“根基”,让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让我们从“心”出发,以心传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更多

热门关键词:初衷 陈镜伊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