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游德福 > 列表

游德福:保护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2024-01-11 19:43:40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村内保存有大小祠堂近百座,拥有书院、义仓各2座,古塔1座,凉亭5座,石桥、寨堡各4座,隘口4处,民宅120所,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随着时间流逝,有不少古建筑逐渐破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赣南日报1月11日)

  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因此,各地要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好现有古村落,留住古村落的“新乡愁”。

  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承载着风霜雨雪中的岁月变迁和袅袅炊烟里的风土人情。“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传统村落浓缩了农耕文明的精华,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时代不断发展,传统村落需要在保护中传承发展。要以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引领,使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有章可循,才能真正既保住古村落的“筋骨肉”,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传统村落之所以让人们梦牵魂绕、念念不忘,是因为它赋予了游子们广阔的乡愁空间,被寄予了无穷无尽的审美期待。围绕传统村落,不仅要保护好,还要建设好、利用好、发展好,使之成为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矿,更成为一个地方响当当的名片。传统村落是有灵魂的,原住民在漫长岁月中,通过生活、生产留下文明印迹。保护传统村落事关乡村振兴的大计。唯有使发展和保护的理念互融共通,深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文化协同发展,传统村落才能焕发出更加盎然的生机,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保护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业态打造等,精心施工,用好用活各方支持资金,提升古村整体风貌,为古村落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打下良好基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各方合力,共同为推动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添砖加瓦;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推动传统村落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转变,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更多

热门关键词:宁都 村落 游德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