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伊:以“学习”三态 担时代使命
作者:陈镜伊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时代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学习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关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当以“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笃行不怠”的奋进姿态、“学以致用”的务实常态投身学习,方能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以“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开启学习之旅。学习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需要我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执着于知识的汲取;今有无数科研工作者为了攻克技术难题,日夜钻研,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求知若渴的真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更应保持一颗好奇心,主动去发现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无论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是人文素养的涵养,都应成为我们学习的目标。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学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养分,为担当时代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笃行不怠”的奋进姿态投身学习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不仅在实验室里进行无数次的试验,更深入田间地头,亲自观察、实践,最终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这启示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绝不能轻易放弃。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克服困难,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只有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担当时代使命增添力量。
以“学以致用”的务实常态展现学习成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乡村面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诠释了学以致用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应立足自身岗位,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只有以学以致用的务实常态,才能让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实现人生价值。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古代文人的使命担当,而在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学习为笔,以奋斗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天放:81192 英雄从未远去
廖卫芳:让“闹机者”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
翟云雪:增强阅读饥饿感,护好精神三餐饭
袁文良:对“农资忽悠团”要坚持露头就打
刘苏怡:青烟不扰青山色 心香一缕寄春风
陶淑杰:践行八项规定,筑牢党员作风基石
王佳祺:以身作则,践行中央八项规定
王帅:深耕希望田野 绘就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李永波:青年干部要扎根基层沃土不负青春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