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周志宏 > 列表

周志宏:自觉抵制“黑竞赛” 让竞赛回归本义

2024-02-28 10:10:00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自2018年起,教育部已先后三次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建立竞赛“白名单”制度,严控竞赛数量、提高竞赛质量、确保竞赛公益属性;2022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面向中小学生的全...

  作者:周志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被教育部发文撤销资格的“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原属于“白名单”中的活动,但该竞赛存在私设子赛项、层层转包、违规收费、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经多次约谈提醒,主办方仍未妥善整改,严重违反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受到严肃处理。(光明日报2月27日)

  自2018年起,教育部已先后三次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建立竞赛“白名单”制度,严控竞赛数量、提高竞赛质量、确保竞赛公益属性;2022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强调,任何学校、学生及家长坚持自愿原则参加竞赛活动,同时明确要求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坚持公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竞赛各项工作不得进行委托、授权等。同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被称为“白名单竞赛”,共有44项竞赛进入名单。

  值得有关方面高度关注的是,在“白名单竞赛”之外,还存在大量的“黑竞赛”。人们不禁要问:面向中小学生的“黑竞赛”为何屡禁不绝?有分析认为,一些机构或个人出于逐利性,规避行政监管,擅自违规办赛,并且通过编造各种“利好消息”蛊惑广大学生及家长,以达到“愿者上钩”的目的;部分学生家长受旧观念及习惯思维的影响,仍误认为只要是竞赛拿了奖,就有助于孩子升学或推优,存在从众心理;还有一部分家长想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仅依靠校内考试又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于是选择参加竞赛。如此等等。家长的这些心理被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利用,导致“黑竞赛”屡禁不绝。此外,也有专家指出,少数学校在招生时仍未根除对竞赛成绩不加甄别“高看一眼”的倾向,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家长、学生对竞赛的追逐。加之,由于竞赛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相关部门很难做到全面、及时、动态监管,也给了“黑竞赛”可乘之机。

  自觉抵制“黑竞赛”,让竞赛回归本义。教育部明确规定,即使是“白名单竞赛”,也均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此举目的,就是为了净化和优化竞赛环境,让竞赛回归兴趣培养、素质提升的本义,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竞赛获奖证书被家长们视为小升初、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筹码。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但很多比赛热度不减。因此,还需下大力气引导家长、学生真正破除对竞赛的迷信,理性看待竞赛的作用,要自觉抵制各种“黑竞赛”,否则,会加重学生课外负担,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对于部分具有学科特长和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参与竞赛可以开阔眼界、激发潜能,达到以赛育人的目的。但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加竞赛。不可怀着功利之心参加各种无谓的竞赛活动。对此,家长要有清醒认知,并形成共识。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模式和消费业态,涉及教育、文旅、市场等多个管理部门,也易于为“黑竞赛”提供土壤,需要通力合作、严格监管。

  各地教育部门还须紧盯招生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严格监管中小学校招生入学行为,严肃查处竞赛结果与招生入学暗中挂钩行为,对于存在此类违规行为的学校,必须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绝不能姑息迁就。

更多

热门关键词:竞赛 周志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