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于涛:让乡村人才“有去有回”

2024-05-14 17:06:2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这是“扶贫之花”黄文秀的豪言壮语,也是她切切实实做到的。也正如北大毕业的李敏,学成归来之后...

  作者:于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从北大金融专业毕业后的李敏,脱掉西装,挽起裤腿,选择回到家乡,深耕于农业赛道,这让很多人不解,也让她遭受了不少非议。 “我希望能为现代化农业的推动作出一点点贡献,哪怕只有一点点……”李敏说。(顶端新闻)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这是“扶贫之花”黄文秀的豪言壮语,也是她切切实实做到的。也正如北大毕业的李敏,学成归来之后一心扎在田间地头,凭着自己对农业的热爱,带领村民精准脱贫。乡村发展,人是关键,乡野不应成为“人才荒漠”,而是应当成为一块人才锻炼成长的“肥水田”,为人才而肥沃,更要因人才而肥沃,互通互促,只有这样才能改善乡村人才“有去无回”的窘境,建立乡野“新农人”的良好发展生态。

  “为”人才而肥沃是前提,要在“引”与“留”上做好“自修功”。“引”以拔高,需要的是乡村各项资源的盘活蓄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让那些真正热爱乡村的有志青年有途径、有机会“反哺”乡村,利用新闻、自媒体等等多媒体相融合的形式,将乡村当地的特点和亮点介绍出来;结合当地的“机会产业”,将人才缺口暴露出来,将发展机会宣传出来,让需求、挑战和机会并存,建设一片“用武之地”。“留”以兜底,需要的是乡村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改善人才的居住条件和就业条件,不光是为人才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各方面享有社会保障权利疏通阻碍,还要保证人才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享有各项红利政策的权利。让人才“安居”“宜业”“乐享”。让人才不仅“沉”到基层,更“生”在基层,“长”在基层。

  “因”人才而肥沃是前路,要在“用”与“育”上思考“活点子”。

  “用”讲究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激活乡村发展整局棋,讲究人才的“排兵布阵”。优先了解当地发展痛点,注重人才的个性特点和擅长领域,在此基础上构建长期观察和定期考察的机制,构建“弹性用才”机制,利用试错空间,让人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也让更多新想法创意生根开花成为现实,激活乡村新面貌的“一江春水”,让人才的努力在乡村留下印记。“育”上也要下功夫,以人助兴,也要以兴助人,对于乡村来说,育人即为育己。自己搭建平台,沟通不同领域人才的对话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积极联结平台,鼓励人才通过论坛、研讨、交流锻炼、经验分享、比赛等等多种形式,提升见识,增强本领,以更加全面的能力和更加综合的素质来倾注乡村、服务群众,打通“人才能升能降”通道,与此同时也是为当地发展“扩容”,提升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成为“新农人”,感悟黄文秀书记说的话,“回来”意味着“将来”,“留下”就意味着“向上”,是个人成长和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希望更多的人愿意在乡村舞台大放异彩,敢言敢为,善作善成。

更多

热门关键词:人才 于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