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苗凤军:骚扰电话疯狂扰民监管部门该动刀了

2016-08-29 21:45:0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最近电信诈骗犯罪成了社会上最大的热点话题,之所以会热,除了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遭受诈骗致死事件出现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之外,关键电信诈骗...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近日,山东“徐玉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基数庞大的电话扰民事件仍然每天都在发生,不少电信诈骗犯罪就“藏身其中”。一些被用户标记了上万人次的骚扰电话,仍在疯狂扰民甚至害人。面对公众的“吐槽”,一些通信运营商却少有作为。专家认为,电话骚扰和电信诈骗虽然在性质、社会影响方面有所差别,但也有不少共性,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不足。(2016年8月28日新华社)

  最近电信诈骗犯罪成了社会上最大的热点话题,之所以会热,除了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遭受诈骗致死事件出现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之外,关键电信诈骗越来越猖獗,除了徐玉玉被骗致死案,在山东居然还出现了大学生被诈骗致死的第二个事件,与此同时,全国多个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信诈骗事件,这些事件的出现,真正是引起了全社会百姓的公愤,今天新华社对电话扰民事件进行报道,并且揭示其怪象一直存在的原因就是监管部门不作为所造成的,既然是这样,从工信部,到公安部是不是应该下大力度对相关部门不作为的行为进行治治病呢?问问责,让相关部门也能够抛弃一些自身的功利意识呢?

  看一看新闻中所讲述的事件吧,被标记上万次的骚扰电话,不但没有停机反而一直猖狂地存在,继续骚扰百姓,让百姓不堪其扰,苦不堪言,还有很多这样的电话是诈骗电话,百姓根本是防不胜防,就是这样的电话居然能够堂而皇之地入侵百姓的手机中,为什么呢?让百姓真正想不明白。通过今天的新闻,百姓终于弄明白了,之所以这样的电话一直存在,一直做恶不止,就是因为这网络电话存在着很大的利,相关部门尤其是运营商为了自身的利益,根本不愿意监管,放任其侵害民利,乃至这市场营销电话和网络诈骗电话,呼入百姓的手机中根本不是意外,百姓在诈骗电话的忽悠下,甄别能力不强,出现被骗事件根本不是意外。其实很多诈骗电话出现,不是百姓防范意识不强,是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的骗术太高明了,能够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多变,能够装扮成各种身份,诈骗行为雾里看花,如何让百姓仅凭自己的能力分得清呢?百姓上当受骗,岂能怪百姓良善?

  骚扰电话不能再存在下去了,可是如何能够让骚扰电话得到禁止呢?还需要相关部门树立自身责任,加大为百姓服务的意识,尤其是在出现诈骗骚扰电话后,相关群众在举报时,运营商就应该将责任挺起来,对其做到关停处理。尤其是在电话实名制登记工作中,相关部门更要联合起来,加速电话实名制的进程,不能让电话实名制一直在路上,让百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在落实电话实名的同时,对出现的骚扰电话和诈骗事件,无论是公安部门还是电信运营商都要将责任在第一时间内挺起来,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打击,如果在这样事件中,哪一个部门不为,上级监管部门就要亮剑,对其严肃进行处理,坚决不能让电话诈骗事件总没有解决的一天。

  电话诈骗,徐玉玉事件希望能够让管理升级,新华社的报道希望能够让监管部门担责,让更多的部门和个人将自身利益抛弃些,让服务百姓的责任更能够彰显起来,这电话扰民事件就不相信没完没了。

更多

热门关键词:监管 部门 电话 苗凤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