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朱波:“公考热”为何高烧不退

2023-02-20 10:15:0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不可讳言,自从1994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实行以来,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呈直线上升趋势,竞争比例年年攀新高,甚至出现了伏案苦读,就是为了端上公务员这个“铁饭碗”...

  作者:朱波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继2023年度国考笔试之后,1月以来,全国已有20余省份密集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如甘肃、广西、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多数省份的招录规模都有所扩大。仅如此,热门岗位也出现了好几百人同挤“独木桥”现象。

  不可讳言,自从1994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实行以来,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呈直线上升趋势,竞争比例年年攀新高,甚至出现了伏案苦读,就是为了端上公务员这个“铁饭碗”。笔者从深圳官方网站发现,公务员降薪后的深圳,今年最终确认报考公务员人数12万多人,有一职位竞争比例高达152:1。从安徽阜阳公务员考录网上不难发现,考公报名“温度”也是持续升温,达到约51人才能录取1人的地步,其中“热门岗位”达到516人录取1人。

  近年来,尽管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许多优厚政策,以至于拿出“真金白银”,吸引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但为了寻觅一份稳定又满意的工作,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还是青睐于公务员考试。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7%的人认为公务员热是因为公务员是“铁饭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73%的人看中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好、上升空间大;59.9%的人认为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工作更轻松,以至于出现“考上公务员就可以‘躺平’拿工资了”的调侃。

  俗话说,人很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以上想法尤其调侃虽有诋毁之意,但在现实中还真能找到他的原型,尤其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换言之,但同为公务员职位,却一直冷热不均,有的引来上几百人甚至千人竞争,有的却倍受冷落甚至不足开考,就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了。如在安徽阜阳市公务员考录报名中,最热职位却集中在“阜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的职位上,而出现“招1引来516”的“报考热”,大概都是奔着这个职位比较清闲去的!

  不得不说,成功上岸或进入体制内后,也不乏抱怨公务员尤其乡镇公务员工作的辛苦和枯燥声音,为此还有人辞去了公务员职位。事实上,伴随着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建立及完善,昔日税务、海关、人事、财政等有权有势的部门公务员待遇“浮出水面”,公务员阶层不再是鹤立鸡群的“神秘阶层”。特别是“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鱼熊掌论证方法,让许多人对公务员“铁饭碗”“金饭碗”的传统认知,与客观事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公务员工作并非适合所有年轻人,即使侥幸考上公务员,未来职场生涯也会让很多盲目求职的年轻人后悔今天的选择。

  可以说,当下的“公考热”,是经济社会转型、社会选人用人制度,以及财富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必将伴随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共同富裕政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完善会得到缓解的。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都能够为从业者带来美好生活,人才就没有理由过度集中并出现“公考热”了。

  总之,在人才“贵如油”的今天,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政府除鼓励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外,还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只有创造最为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让更多大学生走自主创业成功之路,才能缓解“千军万马过独木”的压力,让“公考热”回归理性。否则,口头上给“公考热”降温,更像是自欺欺人。

更多

热门关键词:公考 公务员 朱波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