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乔志峰 > 列表

“母亲蜗居卫生间送儿进名校”不仅是励志故事

2016-05-24 08:20:17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这位母亲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为家庭、为孩子她几乎透支了自己的体力和“潜能”。有付出总有回报,她不仅...

  作者:乔志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武汉女子10年蜗居卫生间打4份工,送两儿进名校。59岁的王秀梅进城打工10年,与患病的丈夫栖身在一间闲置的狭小卫生间里,多年来同时打4份工,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先后把两个儿子送进了全国一流大学,目前都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当过乡村代课教师的王秀梅说,希望他们一家人在贫困中艰苦奋斗的经历,能够鼓舞寒门学子,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5月23日荆楚网)

  这位母亲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为家庭、为孩子她几乎透支了自己的体力和“潜能”。有付出总有回报,她不仅用孱弱的肩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还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儿子。她有理由为自己骄傲,她也有资格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老人希望他们一家人“在贫困中艰苦奋斗的经历,能够鼓舞寒门学子,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的话语,并非空洞说教,亦非“心灵鸡汤”,而是有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豁达与睿智,说不定会激励更多的困难家庭勇敢面对现实、用努力和奋斗去改变命运。

  不过,窃以为“母亲蜗居卫生间送儿进名校”不仅是一个励志故事,同时还透着几分伤感甚至是悲哀。为了让孩子接受教育,做母亲的要“拼”成这样,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最起码,折射出当今社会存在的两大痼疾:一是教育成本畸高,老百姓上学难的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二是社会救助和福利体制依然未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现在培养一个学生的花费的确是个不小的数字,正常的学费开支已经不少,有些地方还要承受乱收费的压力。特别是在某些农村,因子女学习好不断升学,而使家里债台高筑的不在少数,部分村民中由此产生了“聪明的孩子是致穷祸根,笨孩子是致富福气”的说法。他们的逻辑是,聪明的孩子学习好,学习好就一直能上学,要花很多钱。反过来,笨孩子考不上学,就不用花钱,还能帮家里干活或外出打工挣钱。其实,如果可以轻松负担孩子的教育费用,相信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辍学。说白了,说“笨孩是福”其实是人们自我解嘲的无奈说法。

  而那些像王秀梅一样要强的家长,一心想让孩子改变命运,则只好选择辛苦自己,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据了解,王秀梅一个儿子每学期不到200元的学费都得省吃俭用,总是在学校再三催促下,到每学期快结束时才能勉强缴齐。为什么不能减免学费,还要“再三催促”?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是孩子的事,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即便全免费的教育受制于种种条件尚难实现,教育费用至少不该成为国民沉重的负担。

  有病人,还有正在求学的孩子,王秀梅的家庭无疑是非常困难的,理应得到来自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帮助,而不能所有责任和困难都让她自己扛。操劳的妈妈和出色的儿子,他们一路走来,感动了许多人,也得到了一些资助。据了解,街道办事处给王秀梅的丈夫办理了低保,每年另资助扶贫款1万元,徐古桔子园养老公寓每年资助1万元,企业家“新洲好人”陶宏国资助1万元,北京新洲商会资助4000元……如果没有猜错,这是王秀梅“出名”以后引来的资助,否则她此前也就不需要“10年蜗居卫生间打4份工”了。

  儿子都成才了、社会资助也“蜂拥而至”了,王秀梅一家该过舒心日子了。可是,假如从一开始就有帮扶措施,他们是否就能少吃很多苦、少受很多磨难?另外,有类似情况的恐非王秀梅一家,他们没有这么“好运气”,说不定至今还在咬牙坚持。因此,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普惠性的社会救助体制,才能让所有的王秀梅式家庭无须再“拼”。

更多

热门关键词:蜗居 名校 卫生间 乔志峰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