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张瑜:借“市场之力”托举“绿色中国”

2019-02-28 16:44:0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厚重的森林绿化成绩单里,“人工林”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3亿亩扩大到现在的11.8亿亩,在森林面积中的占比从19...
  从“增绿贡献全球第一”中看见市场的力量
  作者:张瑜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近期,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2月27日光明网)
  来自大洋彼岸的这则喜讯,其实并不叫人意外。拿森林绿化来说,早前已有媒体披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由17.25亿亩增加到31.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 对比国外,增速已属惊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厚重的森林绿化成绩单里,“人工林”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3亿亩扩大到现在的11.8亿亩,在森林面积中的占比从19%上升到37.8%,贡献了大部分的森林增量。而在国际上,我国人工林保有面积,早有“世界第一”的响亮头衔。
  “绿色中国”崛起的进程里,“人工林”可谓功不可没。同时,这也是对“市场之力”的再度重申。
  为了保护生态,我国对天然林进行了管控,商业性的砍伐几乎不被允许。而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除了从俄罗斯和东南亚进口大量木材,也在充分地发挥人工林的替代作用。大量的人工林得以建设,其中的速生林木材资源被大量投入市场。实践证明,资源其实可以“越用越多”——广西林产行业协会理事长李可夫,曾公布过一组数据:2000年该区人造板产量60多万立方米,2005年超过了300万立方米,2015年则高达2000多万立方米;同期,森林覆盖率分别是41.4%、52%和62%——不减反增。
  其中的原因,概括起来大概就是一个“利”字:速生林木材资源的利用可以带来经济收益,植树育林者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激发,乃至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而从需求端来看,购置木材资源的商家越多,相关的交易量越大,越能促进供应的增长,人工林的培育只会随之扩大。市场让买卖双方获利,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更附带产生了增绿作用。这,正是市场的魅力所在——人人通过利他来利己,且可能产生正面溢出效应。
  尽管如此,一些根深蒂固的质疑,恐怕仍旧难以避免。比如,市场经济之下,人人皆为利来利往,难免会有自私者乱砍滥伐,乃至对生态造成破坏。然而事实上,倘若产权明晰、保障有力、利益可期,谁会疯狂到竭泽而渔?即便真有这类商人,市场竞争也会将他们淘汰掉,留下的终将是更有效率、利人利己的植树育林者。
  真正导致滥砍滥伐的,往往是因为产权不明晰。著名的理论模型“公地悲剧”中,每个人都倾向于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捕捞,原因正在于产权不明——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又无权阻止他人使用。通俗地说,不是我的东西,我怎会十足爱惜?要让某种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最好的方式往往是保障产权,让交易成为可能,让价值得到彰显,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回到人工林问题上来看,它是一个盈利周期较长的产业。个人和企业若承包一片林地,往往几十年后才能回本赚钱。想要鼓励经营者“进场”,必须充分保障其产权,允许林地抵押和流转,通过市场之“利”驱动经营安心种树、积极育林。
  目前,我国在人工林方面已经颇有经验,尤其是借助新技术,让种树这项公益行动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参与感和幸福感。2月28日,据浙江在线报道,蚂蚁森林上线首个城市公益示范林,它们将于2019年植树节期间在杭州亚运村区块种下,成为杭州亚运林的一部分,是2022年亚运会迎接中外嘉宾、展示杭州美丽形象的窗口。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可能还会上线更多城市示范林,让公众更直观地看到自身努力给身边带来的改变。而截至2018年底,已经有超过4亿人通过蚂蚁森林,在地球上种下了超过5500万棵真树,总面积超76万亩。显而易见,由支付宝推出的这项公益活动,对吸引环保的公益参与作用极为巨大,绿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折服。如果能够多措并举、更进一步,借助市场机制推动人工林的建设,还能发挥“大企业”的“大作用”。
  “绿色中国”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改革,则是赖以逐梦的路径所在。充分地激活市场的力量,大力推进人工林建设,中国有望在增绿的道路上获得更为强劲的托举力。

更多

热门关键词:中国 绿化 市场 张瑜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