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廖卫芳:“宴会浪费”谁来遏制?

2023-04-28 12:02:07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盛宴”成“剩宴”,不仅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相背离,而且也有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更是违反《反食品浪费法》。那么,“宴会浪费”谁来遏制?笔者以为,还需“多方...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剩下这么多菜,难道都扔掉吗?!”前不久,北京市民李先生参加朋友在一家四星级酒店举办的婚宴,一共40桌,10人一桌,每桌16道菜且菜量较大。临走时,李先生发现自己桌上的果木烤鸭、东坡肉、老鸭煲等菜几乎没动,其他菜也大多剩了六七成。其他桌的情况也差不多。李先生本想打包一些,但又感觉在别人婚宴上打包似乎不妥。听服务员说剩菜将全部被倒掉,他心里直言“太浪费了”。(4月27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各种宴席,如结婚宴、乔迁宴、生日宴,包括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年会、酒会等,往往都会放在酒店里宴请。然而,一个普遍现象是,一场宴席几十桌,一桌菜竟剩六七成,这样的“剩宴”无疑是一种巨大浪费。

  据了解,“盛宴”成“剩宴”,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文化层面的因素,又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还有餐饮行业相关服务缺失的问题。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子文化可谓根深蒂固。不少人为了装点脸面,宴请就要讲排场,认为排场和标准不够,就会受到他人的轻视和疏远。为了获得这种脸面,就会造成餐饮上的浪费。这无疑是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

  “盛宴”成“剩宴”,不仅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相背离,而且也有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更是违反《反食品浪费法》。那么,“宴会浪费”谁来遏制?笔者以为,还需“多方发力”。

  首先,政府层面要“发力”。政府层面不妨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统一餐标,对宴会标准进行“限高”。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宴会套餐特别是酒店宴会套餐、单桌1500元以上(不含酒水)宴会套餐实行重点监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也是一种不错的“规制”。

  其次,餐饮商家要“发力”。餐饮商家应严格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同时,要积极承担起提醒、监督的义务和职责,不妨通过提醒“适量点餐”、“限制加菜”、开具“浪费罚单”等有效举措,倒逼宴请者自觉远离宴会浪费行为。

  其三,执法部门要“发力”。相关执法部门应严格按照《反食品浪费法》对餐饮商家和宴请者进行严惩重罚,既对餐饮商家的“不提醒”“不制止”等不作为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又要对宴请者的恶意食品浪费行为进行处罚,通过“双处罚”倒逼餐饮商家和宴请者一起参与到“反食品浪费”行动中。

  此外,宴请者要“发力”。宴请者在宴请时, 要本着“适量点菜,够吃就行”的原则,自觉做到“吃多少点多少”,并养成“剩菜打包”的就餐好习惯,切忌为了“好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既浪费了钱,又浪费了食品。

  当然,被宴请者也应“发力”。无论是单位宴请,还是朋友宴请,被宴请者也应积极、主动地“站出来”,遏制宴请者的“超量点餐”行为,切忌任凭宴请者“大方安排”,而“坐享其成”。

  遏制“宴会浪费”还需“久久为功”。笔者相信,只要政府层面、餐饮商家、执法部门,包括宴请者、被宴请者都形成共识,共同发力,就一定能遏制“宴会浪费”,守护“餐桌节俭”。

更多

热门关键词:浪费 宴会 遏制 廖卫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