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王鸣镝:读懂“慰问风波”背后的“民生期盼”

2021-02-07 15:38:3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年末慰问,表达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与关爱,本是温暖民心的务实举措。然而,当慰问的对象“住在别墅内里”时,难免引发公众的关注与争议。暂且不论是表达不当,还是慰问对象不妥,都...

  作者:王鸣镝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2月5日,一则“东莞干部慰问困难家庭”消息,因文中出现疑似“别墅”配图引发社会关注。2月6日,东莞市长安镇上角社区居民委员发布情况说明称,受慰问老人非贫困户,非低保对象,因车祸受伤后在女儿家养伤;因表述不当,没有将困难人员与重大疾病群众归类划分,引发误解,并对此事致歉。(2月6日 北京日报)

  年末慰问,表达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与关爱,本是温暖民心的务实举措。然而,当慰问的对象“住在别墅内里”时,难免引发公众的关注与争议。暂且不论是表达不当,还是慰问对象不妥,都暴露了慰问识别不精准,慰问走过场的弊病。

  面对舆论的关注,涉事部门客观正视问题,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积极回应舆论关注的态度,值得肯定。然而,缘何会出现类似“失误”,更值得反思与警惕。

  从“困难户家中摆茅台酒瓶”引发舆论争议,到“慰问住在别墅内的困难户”官方通报道歉。近来,由于慰问引起的“舆论风波”风起云涌,说到底,在公众眼中慰问对象多应是生活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不论是摆茅台酒瓶,还是住别墅,显然与生活困难的感观差距太远,才是引发公众关注的“症结所在”。

  归根结底,公众真正关心的是财政的“口袋”究竟慰问了谁?而这些人又是如何筛选出来的?是否存在“开宝马车领低保”等类似隐患?是否存在关系链条下的不公平、不透明?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慰问工作需要精准识别,更需要全程公开,相关部门要主动接受监督,将慰问的评选条件、慰问人员名单、慰问物资礼品等进行全面公开晾晒,让慰问的整个过程都暴露在阳光下,才是消除误解与争议最好的“良方”。

  当然,公众也要客观地看待“慰问”这项工作,随着各地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裕,从慰问“困难群众”,到慰问“重大疾病群众”,让社会各个阶层需要得到帮助的人,都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共享发展成果,无疑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然而,干部慰问住“别墅”困难家庭,却不是一个“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值得每一位领导反思反省、引以为戒。

更多

热门关键词:慰问 东莞 王鸣镝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