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学沙龙 > 列表

渭北文集春卷《兰亭诗语》序言——作家作品综评

2017-05-03 18:00:3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文学就是那寂静的天空上的一轮明月,有圆有缺,也有晦暗;相比喧嚣的灯火人间,它恒守宁静,默默地看着人间的恩爱情仇、沧桑巨变,岿然...

  作者:郭军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文学就是那寂静的天空上的一轮明月,有圆有缺,也有晦暗;相比喧嚣的灯火人间,它恒守宁静,默默地看着人间的恩爱情仇、沧桑巨变,岿然不动。生活是美好的,文学让生活更加美好。一群默默的文字耕耘者,把消遣娱乐的功夫消化为一篇又一篇的美文。他们的文字,留下了生活的美好,留下了永存的记忆,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他们如恒静的明月,默默坚守着这一方宁静的夜空。感谢他们,生活因他们富有,人间因他们而美好。在征文过程中,我看到了众多的热心文学事业的作家们以及文学青年们,我为他们的热忱而感动,我为有高尚精神追求的这一群体而鼓舞,我相信,有大家的积极参与与支持这一宏伟而又有积极意义的事业会越办越好。

  诗歌部分:

  老同晓民是一位才子型的校长,早年就读师范时,即博览《歌德诗集》《诗刊》《小说月报》等文学刊物,也是我文学的最初启蒙者。经年历久,初心不改,至今诗词歌赋依然不绝。本次参选,提供作品仅是冰山一角,管中窥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作者诗心不老,才华横溢。古典诗词,最难的倒不是意境、思想,而是格律,但是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以至于削足适履。在不大碍艺术形式的情况下,诗词曲赋人们还是多注重“风”,即作品的思想内容。因为在格律上,古代诗人也有不遵循的时候,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流传。《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是里面诗词曲赋文等样样俱全,可谓集文学之大成。因此,于文学传承方面,诗词曲赋这一美好艺术形式我们还是要大力发扬。而晓民所做的正是这样一个群体的代表。

  郭珺主席的诗凝练有力,内涵深刻,语言往往穿透力强,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一首《司马祠》,大气磅礴,立高意远,思想敏锐,气概豪迈,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历史价值。整首诗善用对比,意象鲜明,意境高远,闪耀着思想的锋芒,绽放着艺术的芬芳。司马迁,一个注定不平凡的人物;司马祠,一座注定不平凡的祠堂。它的存在,永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度,中国文人傲骨的象征。历来歌咏书写它的人太多,近年来编入中考高考有关它的文章不少,笔者的《游司马祠》忝列其中。大哉!司马迁,你矗立黄河岸边,韩城的骄傲!“文史之乡”“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由你发源。

  落虹是一位云贵高原的仡佬族歌者,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他的诗作意象轻灵,意境清幽,情愫美好、纯洁,歌颂爱情,赞美爱情是他诗作的主要内容,本次参选诗作即是代表。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缪斯女神钟情的艺术形式。作为诗歌,艺术形式多样,表现手法丰富,风格流派众多,但是,含蓄隽永依然是诗歌艺术的主要特点。在这一方面,落虹的诗就显得非常成熟,耐人寻味。细究其源,一个是诗人善用比兴手法,一个是诗人善于使用侧笔勾勒。于是,一个画面,一个镜头,一点心绪,一段思念,便流泻笔端,给人美的享受。

  冰儿的诗多表现爱情与婚姻的题材,从她一组优美晓畅的诗歌可以看出。她的诗空灵、活泼、自由、悠远,耐人咀嚼。她往往善于借题发挥,但又不着眼于题目,所以常常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突兀,可谓平中见奇,拙中见巧。她的诗多为短诗,犹如唐人绝句,起承转合,短小精悍。用语简练,不事雕琢,平常话语,语浅意深,构成她诗歌的靓丽风景。她的诗歌还是值得品读的。

  张剑龙是一位虔诚的缪斯信徒,他游走在文字的雨季里,即使被风雨伤害的血迹斑斑,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生活不是苟且,必定我们还有诗和远方。他的诗意象悠远,感情绵邈,深情依依,在岁月的残缺处浅斟轻唱。月亮,被诗人们咏唱了千年的月亮,依然成为他寄托情思的精神家园。在银辉下,他诗情迸发,情采飞扬,想象充沛。一颗晶莹的诗心跃然纸上。舞与剑,阴柔与阳刚的闪现,展现出了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与历史。竹管与狼烟,都曾成为历史的主角,深刻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悟。一曲江南,是传唱不尽的情愫;宫廷与小巷,编织出江南迷人的风景。神秘的西部,在王洛宾的经典里回荡;九月的秋收,书写出关中农人的欢乐。生活与意象,就是他的全部。他依然深情依依,浅斟低唱。

  散文部分:

  张忠民兄的散文《也哭路遥》内容厚重质朴,文字老练。作者写出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时受到路遥作品的影响和启发,表达了对路遥的崇拜与敬仰之情。同时,作者对路遥的英年早逝,从文化的根源上也作了深刻的反思,角度独特,发人深省,富含哲理,值得一读。作者的另一篇《卫校岁月》是对哺育自己、教育自己、历练自己的母校——延安卫校生活的回忆,内容感情真挚,饱含深情。作者热烈赞颂了延安卫校艰苦美好幸福的求学生活,盛赞这段岁月成为自己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座标,人生导航般的作用,是一篇难得的励志之作。

  党瑶作者为90后新锐作家,她的散文注重美的韵味,美的情调,美的胸怀,情感朴实,感情真挚。文字洗练,如行云流水,如小桥人家,如江南风情,温婉细腻的表述,典雅别致的用语,都使作品笼罩着一种古典诗词样的美。

  王春香老师的《梧桐花香》散溢着诗意的芳香,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梧桐花香味。作者情感细腻,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梧桐花的美以及梧桐树质朴刚直的品格,富有意蕴;其中也融入了对姐姐、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与眷恋,实在是一篇不多见的写梧桐花的美文佳作。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洋溢着美的元素,值得一读。《乌台之后清风朗月》是一篇写苏东坡的文化随笔,历来写苏东坡的文章不少,但这篇文章却能独辟蹊径,道人未道之意,揭示出苏东坡文化人格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建构的重大意义,可谓立高站远之作,才识过人。作者学识丰富,所用材料随手拈来,意到笔随,情趣盎然。

  治安兄人在仕途,心系文学;无论做官还是作文,归根结底都在做人。文如其人,治安兄为人为文赤诚坦荡,表里如一。《心在远方》是他心系文学的表白:他的笔下流露出对祖国西部大漠风光的热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片土地哺育了他,滋养了他,故如同对待母亲一样,他心灵深处念念不忘。也因为这里,是他文学的起步。《大单位》《狼狈乘车》《青春故事》都是作者对大西部美好生活的回忆。看得出来,作者对这块土地——青海格尔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几乎成为他文学抒写的缪斯女神。流畅的笔调,洗炼的语言,坦荡的胸怀,赤诚的情感,调侃幽默的语气,交织成一篇篇精妙绝伦的美文。让我们在阅读中一睹治安兄的风采。

  贾彩琴的一组散文《我是一颗星星草》《白雪公主把我引到了文学路》《田野里生长的爱情花》《不知道承诺算不算痴》其实是作者人生历程的一段掠影。可以看出,作者所选取的人生历程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四个阶段。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代表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所经历的美好与不幸。而在这些美好和不幸中,我们始终能看到文学对于作者心灵的巨大引领作用。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是甜蜜的,但把苦涩作为营养继而从文学中寻找到解救灵魂的力量,是贾彩琴成为一位作家的必然。她的文字情感是饱满的,有着深厚的感情力量,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不需要什么修辞就足以打动人心。她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

  张亮的散文《千古潼关梦里新城》洋洋洒洒近五千言,展现了潼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潼关的新姿新貌气象。作者文史知识丰厚,学识丰赡,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把一个古代雄关锁钥之地的险要历史地理位置写了出来,令人赞叹。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善于在叙事中议论,深化了文章的内涵,揭示出一定的哲理性,令人受益。

  孟江海的散文洋溢着一种诗意美,这大概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诗人的缘故吧。他的散文语言呈现出诗意的想象和扩张,比喻、联想总是恰到好处,那种诗意化的语言形象万分,勾描出乡间早春万事万物的形态与神态。他的想象力是充沛的,观察力是细致的,表述性是细腻的,所以他的文字如诗如画,读起来让人陶醉万分。孟江海的散文魅力是无穷的,他的散文追求诗意,追求唯美,追求趣味,看得出来,在追求诗歌与散文艺术的道路上,孟江海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无情未必真豪杰。姜涛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公安战线的警官,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有着炽烈的情感。《忆家父》文字朴实,情感真挚,一位吃苦耐劳富有爱心颇有组织才能甘于奉献社会发挥余热的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溢着动人的情怀,感人的因素,读后让人感怀万千。《在派出所的那些日子里》作者记述了自己扎根基层派出所12年的生活历程,选材典型,生动表现了警爱民民爱警的感人事迹,读后让人感动万分。从姜涛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富有爱心、责任心、吃苦精神的好警官,也是警营难得的好作家。

  豆红庆老师似乎更擅长于杂文这一“玩意”,读他的杂文,让人带劲,所谓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杂文题材广泛,知识性强,历史味浓;语言泼辣尖刻,幽默诙谐,庄谐兼备,讽喻结合,颇有情趣,读来让人轻松愉悦,如大朵快颐。《会撒娇,才更有风情》《当不了花,做草也快乐》《别装了,装了你也是人模狗样》《关于吃饭》等便是如此,从文中看,作者也是性情中人,虽身居仕途,但一副菩萨心肠,没有官腔,只有百姓。显然,文是好文,官是好官。

  赵晓莉的散文语言活泼晓畅,优美生动,文笔洗练,简洁生动,在对生活的描写和提炼上,洋溢着一种知性和感性的美。《不熄的窑火》正是她散文特点的代表作。她善于叙事,叙事简洁流畅,不枝不蔓,语言干净,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不熄的窑火》对尧头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精神进行了歌颂和赞美,这是作者将笔触伸向更广阔的生活和天地的生动呈现,也是文学更接近老百姓生活的生动典范。值得一读!

  雷海锋是一位山沟里走出的文学青年,他生长的村子叫毛家坡,这个毛家坡是一座位于茨沟山坡的小村庄,虽谈不上穷山恶水,但也毫无地势之优。俗话说“穷则思变”,作者深深地体会到家乡人民创业谋生的艰难,也深深地体会到家乡人们富于智慧和胆略的开拓精神。一篇《毛家坡》洋洋洒洒,作者把它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生产生活,人们观念,家族关系等梳理的十分清楚,而且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也把毛家坡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融入了祖父上当受骗一事,细节见精神,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命运发展前途的关注,更融合着对当今社会人性的思考。海锋是一位走出家乡务工多年的在外游子,但是他的情在家乡,根在家乡,故他的文学之根也在家乡,但愿他能把毛家坡作成一篇大文章。

  刘文永的散文洋溢着诗意,一篇《月亮里的村庄》,把一年四季月夜下的塞外高原村庄生活写的活灵活现,似在眼前。他的笔下,月亮是塞外村庄的月亮,村庄是塞外月亮的村庄,月亮与村庄两个鲜明的意象在作者的笔下融为一体,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散文艺术上的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一个窑洞的怀想》是作者对以往生活的美好回忆,窑洞承载着作者的梦想,承载了作者的灵魂,是作者心灵永久的牵挂。正如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刘文永的散文艺术为我们展示了塞外蒙古高原人们的生活风情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他的散文是质朴的、灵动的,富有美的气息。

  党俊江的散文语言追求优美流畅,幽默风趣,这在《雨中漫步“五老峰”》《苹果情缘》中可以看出。

  《雨中漫步“五老峰”》写的是作者的一次旅游,当然,这一次旅游的特殊性就在于是“雨中游”,而恰恰因为“雨”,这就为作者发现美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作者笔下的“雨”和“山”便就有了千媚百态,万种风情,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手法的运用可谓恰到好处。《苹果情缘》也是这样,作者在叙事中总是善于用幽默调侃的语气调节气氛,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致,平常的一件事情,在作者笔下就生动万分。不难看出,作者聪慧的眼光与热爱生活的态度,这本身就是难以用金钱买到的财富。但愿俊江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马亚娟的散文充满泥土味,也许在农村长大的缘故吧,她对农村、对土地、对农民般的父亲有着一段割不舍的情谊。农村是她的精神家园,是她的母土,即使离开乡村多少年了,然而如同脐带一样,这种特殊的乡土情结连接着她同乡土母亲的关系。一组散文《吾心安处是故乡》《我的土地情结》《背影》《草》让我们读到了她心灵的回声。她的散文语言清新,文字严谨,情感轻松活泼,有着独特的灵动美与朴素美。值得品读!

  郭学谦对树独有情钟,作者本次参选文章《家乡有棵老槐树》《初冬三棵树》都是以树为主题生发联想展开的。是的,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借以生存的物质资本。正因为如此,树木在我们的生命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谦把自己的散文视野放在了树木身上,自然有一定的价值,至少会唤起我们尊重树木保护树木的意识。当然,树与树不同,自然文与文也不同,因为不同的树木会引起作者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哲思。以生活为基础,以树木为圆点,作者浮想联翩,文思飞扬,笔下的树木也要呼之欲出了。

  陆红芹的散文荡漾着忆旧的情愫,也许是四十不惑人的共同特点吧。几十年的风雨沧桑,瞧着昔日同窗两鬓染霜,身边孩子风华正茂,而自己也已经不再年轻,于是各种感慨风起云涌。无论是《一岁年龄一岁心》,还是《再见,青春》《老屋》,每一篇都渗透着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平易中见奇崛,恬淡中融深沉,也许正是作者所言:一岁年龄一岁心,…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出的却是不一样的味道。而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事不经历怎能成熟呢?人生就是在一步一步的历练中逐步走向成熟。过去看重的,现在看淡了;只有经历了才有心灵的收获。

  卫国强兄本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同他的诗歌一样,同样蕴含着饱满的感情和对生活对亲人的无比热爱。《大象无形》是一篇痛悼二弟卫建强的文章。二弟卫建强拥有着美好的事业和品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一次考察中,二弟卫建强不幸遭遇车祸,英年早逝。对于二弟的突遭不幸,作者饱含感情,文中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诗经》中有一句话“彼苍天者,歼我良人。”二弟的不幸,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作者发自肺腑的痛彻让人感同身受。散文者,情文也。庄子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国强兄的这一篇文章是发自肺腑的一篇至情美文,读来打动人心。

  杨炳辉的散文似乎不像散文,有点小说的味道;然而从他的文章来看,他看似在讲故事,其实在这些一个又一个离奇故事的背后,作者探讨的是人生的大道:那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我们人类看似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其实在命运之神面前,我们亦如蝼蚁一样,逃离不了命运之神的摆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不“达观向上、乐观置之”呢?这是作者给我们的答案。当然,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能力,使得文章不枝不蔓,步步入胜,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感觉。恰如登山,最后文章揭示涵义,让我们豁然开朗,无疑,这是一篇很能启发人心的优美散文。但愿读者能够分享快乐!

  魏爱华老师的散文洋溢着阳光、绿色、快乐的成分。无论是工作、旅行,还是读书,她都能从中发现快乐的成分,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显然,她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人。她是高级教师,是语文名师,她的文字是严谨的,表达形式是丰富的,语言是美妙的,文采是飞扬的,思想是深邃的,知识是渊博的。读她的散文,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但愿众多的读者能够分享她文字的快乐,分享这位来自苏杭才女笔下散文的灵动美与愉悦美。

  韦婉莹是一位才女,教学之余,喜爱写作,本身是师大文学院毕业的底子,出身很高,加之勤奋,便很快能成为可造之才。她的散文,从生活的矿藏开掘,凡所见所闻所感皆能化为篇篇文采斐然的妙文。虽然她的生活体验还不够深,视野还不够宽广,但是她有一颗执著的心灵,她才是刚刚起步,但这个起步就很稳当,也很高端。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加之学养日渐增加,生活阅历不断加强,她会很快迈上快车道,在文学上获得更大的成绩。

  袁宝宇的散文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也许身在韩城,本身受历史文化名城的熏陶,故无论是《情到深处,爱上一座城》还是《北京的胡同“小北京”的巷》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作者漫步古城,细细打量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用炽烈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记载下了这座古城特殊的“美”,烟雨中的自然风情,旗袍女子的人文景观,夜市下的饮食文化,还有那深巷幽幽、人文遍地的匾额和百姓宅邸,这些足以牵引作者的情思回到那深邃迷人的悠悠古韵之中。是的,韩城是一座至今历史古迹保存相对完好的城市。这里人文底蕴深厚,文人将相层出不穷,是一本值得不断研究探索的美学巨著。但愿宝宇能够在如此精湛的文笔基础上再书写出韩城绝世遗立的美来。

  张占营老师的散文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他是一位“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善,也体现着他本身就有一颗“诗心”。正因为有了这颗“诗心”,他才文思飞扬,才华横溢,生动呈现出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到温暖和难忘的人事景。他笔下的老师是美好的、可敬的,母亲是可爱的、可亲的,春天是美丽的、迷人的。正因为有一颗爱心、一颗诗心,因此他的才思如泉水汩汩不绝。他的语言是丰富的、活泼的、快乐的,正如他的人一样,充满了积极向上、阳光明媚的一面。读着这样的文章,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被他的情绪所感染,所振奋,从而对生活更加热爱、更加珍惜。

  李晓敏的散文文字老道,笔力遒劲。他是浙江绍兴人,这里是王羲之、鲁迅等大文人的家乡,历史上文人雅集的著名胜地——兰亭就在这里。他的散文不枝不蔓,在这一种看似散漫的谈心中娓娓道来,无论是谈绍兴黄酒,还是写当地睡莲,介绍绍兴沥粉书绘工艺,都可见出作者腹笥充盈,学识渊博。在谈古论今中,绽放酣畅淋漓的笔墨;在轻松勾勒描绘中,呈现江南别致之风情,走进他的散文,我们似乎走进了玲珑美妙、曲廊回绕的温馨江南水乡。

  赵莉的散文分两类:一类是文化散文;一类是生活散文。《暗香疏影觅红尘》属于前者,《一朵寒冬里优雅的雪花》《故乡之冬》属于后者。她的文化散文耐读,笔致文墨间洋溢着诗词的雅韵,也许,这与她爱好诗词有关,故一篇写梅花的散文融古通今,笔墨氤氲出梅花的精气神,传达出千古梅花浓浓的审美情愫,令人齿颊生香,过目不忘。她的生活散文扎根生活的土壤,散发出生活的浓厚气息,从中可以让我们看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家乡的热爱。作者文笔洗练,描写细腻,对生活观察细致,值得学习。

  刘莉萍的散文传递着爱与善、真与美。她是一位善良、负责任的老师,《折翼的天使》记述了几位留守儿童的故事,闪现出她对这个群体孩子遭遇的同情与爱护,也反映出了留守儿童的社会现实问题,值得全社会深思。《玉树花》是一篇写景抒情之作,表现“花儿和人一样,是需要用心经营的”道理,朴素而深刻。《傻傻的二舅》表现出二舅忠厚老实、为人淳朴厚道的美好品质,读后令人感动。总之,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她用爱心生活着,也用爱心写作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传递。

  小说部分:

  崔梅娟的短小说别有意味,意蕴丰富,针对现实,揭示了婚外情的悲剧,令人思考。爱情与婚姻,来不得疯狂与冲动,感性张溢的于小川品尝到了婚外情的苦果,最终被生活遗弃,回到了冰冷的现实。这在婚外情泛滥的当代,颇有警示意义。爱情,须理性;婚姻,当守礼法。倘若一个人为了爱而疯狂,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爱是一种疯,终是一场劫,告诉人们的正是这样的道理。烟花般的爱情最终是虚幻的,还是现实一点,回到生活的正常状态。崔梅娟的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叙事流畅,人物心理刻画深刻,体现了作者不凡的文字功底。

  李谦增的小说源于自身的经历,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成为作家的先决条件。因此,作家往往不是学堂里培养出来的,而是生活培养出来的。当然,成为作家的前提条件必须要读一定数量的书,才有可能将生活的资源转化为写作的素材。李谦增老师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长于诗词艺术,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文字功底。当然,这一篇小说带有自传性的特点,作者记叙了自己在天山北麓挖煤的一段岁月,描绘了矿井上艰苦的生活和待自己如兄弟一样的赵玉华大哥,表现出了离乡在外矿工们生死之交的矿工情谊,令人感动。有点不足的是,小说结尾有点仓促,缺乏对后事的详细描写与介绍,让人感到有点欠缺,但愿李老师能够在此方面再做完善。瑕不掩瑜,在整体叙事与故事铺展上,这篇小说仍然是令人值得一读的。尤其让我敬佩的是,李老师能在农闲之余写下这么美好的文字,让人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

  郭军平,陕西澄城人,研究生学历。全国十佳教师作家,渭南市优秀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员;渭北文集春卷《兰亭诗语》主编,《古徵文学》(双月刊)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学子读写》特约主编;著有散文集《诗意语文》“三部曲”:《诗意语文——走笔黄土地》《诗意语文——游牧心灵》《诗意语文——谈文论艺》。曾获“杜鹏程文学奖”、“浩然文学奖”、入围“第三届叶圣陶文学奖”全国校园文学教师组作品一等奖,中宣部《党建》“美丽中国乡村文化”征文一、二等奖;《游司马祠》入选2012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在《人民日报》《意林》《青年文摘》《美文》《杂文月刊》《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一百多家知名媒体发表散文、杂文、评论三百多篇,二十多篇文章被编为中、高考模拟试题,被《语文周报》作为“中考热点作家”宣传报道。所负责澄城中学玉泉文学社,获得“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意林青少年作家培养基地”等殊荣,被《渭南教育》报道,得到专家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个人荣获“校园文学社团模范指导教师”“校园文学社团优秀主编”“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优秀组织教师奖”等国家级荣誉,曾获学校“特殊贡献先进个人”县文联“先进个人”省作协“优秀信息员”等殊荣。

更多

热门关键词:兰亭 渭北 诗语 郭军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