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游德福 > 列表

游德福:崇尚中庸非平庸

2024-03-20 07:50:4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中庸之道的最高级境界就是真诚。比如说,你在乎风雨,说明自己对目标还不明确,心还不诚。很多人是为了虚荣而学习。打着学习的旗号...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有人问,为什么华夏古人特别推崇中庸之道?不避讳的说,不但古人推崇中庸之道,就是现代人群中,崇尚中庸之道的也不在少数。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与《易经》并列为经典著作。根据《史记》的记载,这部作品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朱熹这位理学大师将其纳入“四书”之中。

  中庸之道的最高级境界就是真诚。比如说,你在乎风雨,说明自己对目标还不明确,心还不诚。很多人是为了虚荣而学习。打着学习的旗号来满足虚荣心,自然会因为学不好而愤怒。另外,对目标不清晰,就会像“二师兄”一样,容易被路上的花草树木、冷暖人情甚至妖魔鬼怪所迷惑。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名句。它意味着将事物调节到恰到好处的状态,达到中和的境界。正如天地定位,万物生长,中庸之道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促进和谐稳定,推动万物生长繁荣。

  所以,要做到中庸,不被情绪绑架,最好的做法就是:目标明确,对自己真诚。同时,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必须完美的格式里。人生不会完美,我们应该学着接受自己,既而慢慢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非强迫自己。这也是中庸。

  一些人把“中庸”理解为“平庸”,这是对儒家思想的不够了解,是望文生义,是不准确的。

  对“中庸”的内涵,《中庸》中有很好的诠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思想是最高的德行,大家缺乏这种德行很久了。朱熹进一步申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出现,正是“过”和“不及”引起的。弘扬中庸之道,避免“过犹不及”,正是我们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学会中庸之道,你才不会平庸!愚昧的人往往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卑贱的人却常常喜欢独断专行。

  崇尚中庸非平庸。最好的生活,以“从容”为底色。人生的境界,处事的态度,就是这样来的。人都是在一次次磨砺中,一边品尝得失,一边学会从容。

更多

热门关键词:平庸 游德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