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郭喜林 > 列表

游德福:不畏个矮志出头

2024-04-30 08:18:5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比如说,我1994年高中毕业在生产队学农,犁耙锄铲不会做、春插莳田只会挑秧,有人就说我:将来撸食不到...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来到老年阶段,回想所走过的路程,心中喷喷不平!为什么总是被人“瞧匾了”,原来根源来自“偏见”,归根结底是狗眼看人低。

  比如说,我1994年高中毕业在生产队学农,犁耙锄铲不会做、春插莳田只会挑秧,有人就说我:将来撸食不到!

  所谓偏见,就是个人对某一群体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读了文翰的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说:“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德国文学家歌德说:“我能确保正直,却不能保证没有偏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即便是那些认为自己不持偏见的人,也会在瞬间对不同群体的人作出不同的无意识的反应,而这种内隐或无意识的偏见可从人们的边缘系统的神经反应、自主交感神经的反应以及面部肌肉收缩中看到。

  曾记否,有一段时间我就很喜欢费翔演唱的歌曲《读你千遍也不厌倦》里面的这几句歌词,虽然那时我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也还不能深刻的理解它的意思,它的旋律它的韵味它的深刻含义则一直深深的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读你”,就像是在读一本内涵丰富的书,有着精美的外表和耐人的韵味。我知道,在这大千世界里一定有不少人都会有专注的目标,都喜欢把某项思维每件事物每个人物当作关注的标的而深深地在“读你”。

  “读你”,不就是观察一个人的必要过程么?!

  在乡间,偶看到一位大学生村官,她在指导村民脱贫。这位干部,面对乡下人,一个上午大讲特讲“出路”。一位老农终于听得有点不耐烦了,就说:“干部,你讲了半天,不就是想给我们说清‘出路’的意思吗,你这也太麻烦了。”这位大学生村官闻之一愣,她对那老农说:“好啊,那你就给大家说说啥是‘出路’,让我们听听你的高见。”

  这位老乡也不谦让,张口道:“出路其实很简单,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是得,是的,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所见,不一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之所见。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偏见”存在:首先是大学生村官存在农民什么都还不懂的偏见,大道理讲的过多;其次是老农对大学生村官的偏见,觉得你“还嫩”。

  美国作家安·比尔斯说:“偏见是一种飘忽不定、无根无据的观念。”但其实,偏见具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学根源。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然而,人生之事,往往事无愿违,所以说:人之一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期望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更多的人希望自己能够走捷径,不要经历太多的磨难便取得成功。居于此,人们似乎不要被“偏见”屏蔽了自己的个性,像马云那样“不畏个子矮,立志出人头”。

更多

热门关键词:出头 游德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