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维扬书生:网购制服骗色骗钱何以屡屡得手

2023-05-04 15:38:38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诈骗分子网购制服骗钱骗色的案例媒体报道过多起。2021年7月,外地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务工的陈风(化名)因就业困难,在网上购买铁路制服,以帮人“安排工作”为名,短短4个月时间相继...

  作者:维扬书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安徽岳西县女子胡某与自称“少校”的男子穆某恋爱,被对方以投资等名义骗取资金三万余元。警方于4月25日将穆某抓获,查获其假制服及证件,目前穆某已被刑事拘留。(5月3日澎湃新闻)

  诈骗分子网购制服骗钱骗色的案例媒体报道过多起。2021年7月,外地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务工的陈风(化名)因就业困难,在网上购买铁路制服,以帮人“安排工作”为名,短短4个月时间相继骗了10名“小伙伴”,涉案金额达35万余元;2022年1月,浙江省宁波市溪口镇犯罪嫌疑人张某网购制服冒充特警,自称与某物业公司领导私交甚好,可以介绍某小区垃圾清运业务,骗取从事垃圾清运工作的市民杨先生3300元;2023年4月,云南省昆明市王女士被穿着警察制服的男子骗走36000元……

  《刑法》第六章第一节第二百七十九条明确: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网购制服骗色骗钱的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但是,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网购制服的骗子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为什么他们却屡屡得手?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因为骗子网购制服,摇身一变成了公家公职人员,而在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以貌取人”,只要身穿制服,就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况且穿制服的人大多手握一定的权力,普通人只要交上穿制服的朋友,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终南捷径。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穿上网购制服的骗子,利用的是人们希望“求人办事”、获取私利的急切心态。受害者入局后,骗子们往往向受害者显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达成某些要求。

  这些骗子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如果你是想开矿的煤老板,他就说认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某位“司长”;如果你是想拿地房地产商,他就说和分管土地征用的某位“副市长”是至交;如果你是高考落榜生的家长,他就说能找到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某位“处长”;如果你家有人锒铛入狱,他说他能找到监狱管理部门领导帮你“捞人”。骗子骗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你的感情,收了你的好处,你还会对他充满感激之情。骗子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稻草说成金条,受害者想不受骗都难。

  当然,骗子穿上网购制服行骗的土壤其实是现实当中并不少见的权力寻租现象,某些真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暗箱操作以谋取私利,这给了公众极大的误导,给了骗子可乘之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少数穿制服的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裁量权极大,为他们“权力寻租”预留了空间。在这种社会“潜规则”的掩护下,增加了骗子们编织的美好承诺实现的可信性,在这种语境下,骗子们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行骗。只有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压缩骗子行骗的空间。

  当然,拙劣的骗局,原本就不是为清醒者或者理智者准备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平时多留一些心眼,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不相信路上会偶遇“贵人”,也一定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更多

热门关键词:制服 诈骗 维扬书生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