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杨朔:“代客扫墓”不如不扫

2017-03-27 09:35:2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不否认,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半径增大,囿于空间时间的限制,一些人清明回乡祭扫多有不便。商家看准了这块“福利”市场,将磕头、痛哭等情...

  作者:杨朔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清明节前夕,南京雨花台功德园推出微信“直播代扫”,以满足不能回乡祭扫人员的需求。“互联网”+“扫墓”孕育了“直播代扫”,即逝者亲属花钱请人扫墓,并全程直播观看。买花、烧香、鞠躬、磕头、哭丧,不同价位享受不同服务。比如,哭坟3分钟100元,代磕头加收50%的费用。“代客扫墓”俨然成为商家赚钱的工具,使祭祖变得情感淡漠化、过程形式化、行为商业化、结果去民俗化。

  不否认,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半径增大,囿于空间时间的限制,一些人清明回乡祭扫多有不便。商家看准了这块“福利”市场,将磕头、痛哭等情感表达元素通过社会商品服务形式完成,并利用新技术,对接潜在扫墓者。从市场经济来看,这是一种商业创意,是行业新品种。对待新生事物,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

  祭祀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祭祀仪式背后是民族特有的文化表达与意义传承。祭祀,对许多民族而言是神圣的、庄严的,沟通生死,展露信仰。扫墓,不仅传递着对逝者的浓厚哀思,也促使个体直面“死亡”话题,深刻体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正是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交流中,在一次次的仪式表演中,文化内涵、社会意义得以构建和传承。清明扫墓的传统过程是有丰富内涵的,不能“删繁就简”,用简捷便利的“直播代扫”代替它就失了味、变了样。好比蛹化为蝶总要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受到挤压,翅膀才有力飞翔;小麦总要经过扎根土壤、吸收阳光、水分才能生长,“揠苗助长”是白费力的。

  敬宗祭祖、缅怀先贤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真实情感、庄严仪式为基石的祭奠将个体与历史连接起来塑造了独特的节日文明。而“代客扫墓”失了那份崇敬之心、庄重之态,是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和伤害,也违背了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美好初衷。商业化下的“代客扫墓”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失去了寄托哀思的本意,这样的扫墓,不如不扫。如果真的对逝者有感情,不如在心里默默追忆与感怀,在远方凭吊。

更多

热门关键词:扫墓 清明 孝道 杨朔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