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娱乐 > 列表

白墨:“有偿替课成产业”戳中教育“软肋”

2016-10-10 16:31:3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加一个替课聊天群,支付几十元,你就可以轻轻松松的“逃之夭夭”。在成都的不少高校,“替课生意”潜流暗涌已是公开的秘密,同学们司空见惯,老...

  作者:白墨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课堂上替 “雇主”喊一次“到”就可以轻松赚到几十元钱!高校如今悄然兴起“替课族”。相较于到学校外面发传单、做促销,有大学生如今把“生意”做到了课堂上。那么,成都的高校有“替课族”吗?天府早报记者在QQ上搜索发现,不少成都高校也有“替课群”,替课可谓明码标价:跑操15-20元,代课25-30元(点到10-15元),体育代考50元,其他的大考100元以上。(10月9日 《天府早报》)

  加一个替课聊天群,支付几十元,你就可以轻轻松松的“逃之夭夭”。在成都的不少高校,“替课生意”潜流暗涌已是公开的秘密,同学们司空见惯,老师也置若罔闻。部分高校如此这般的学习生态,想想都令人心寒。有人说,市场经济,各取所需,有的人需要奖学金,有的人希望把时间用在社交;也有人说,市场经济不应该体现在校园替课事件中,这是欺骗,显然是不诚信。在笔者看来,这是在现行教育下滋生的畸形校园生态,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需要反思一二。

  “替课族”如此“创业”,让高校真的很伤脑筋,有的高校甚至不得不使用指纹点到、合影数脸、人脸识别等种种招数来治理替课乱象。然而,这样的硬措施真的管用吗?非也。不可否认,“替课族”是学校、学生、商家等合力催生与滋养的,“它”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让圣洁的大学染上了铜臭味,更为要命的是让诚信这一应有的道德品质与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唯有找准“替课”产业链形成的根源,方能破解替课的尴尬局面。

  于学生而言,十年寒窗苦读,才换得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学习当是第一要务。然而,偏偏有学生不珍惜,甚至花钱找人代为上课。试问那些找人替课的大学生们,你们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读书努力考大学,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还要花钱找人替自己去上课,那么读大学还有何意义?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它不同于中小学的紧凑型教学管理,它靠的是大学生的自律性。倘若动不动就找人替课,别人倒是挣得“盆满钵满”,而自己却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机会,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系统扎实的学习依然是重中之重,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必要的自我约束与自律,亦不容轻忽。

  当然,“替课族”的出现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当前大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难辞其咎。在采访时有学生表示,他们宁愿去自习室,也不愿意在教室听公共大课这种可有可无的课程。可见,一些大学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意,课堂死气沉沉、缺少吸引力,使得很多大学生拒绝在一些“无趣”的课堂上“发呆”和“浪费时间”。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新生代大学生对知识学习有了更为独特的需求,对大学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保持一贯的“填鸭式教育”,那么“替课族”的诞生也便不足为奇。

  愚以为,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教育学生也是学校的义不容辞责任。哪怕学生有充分的理由,他也只能请假,却不能找人替课。替课永远是不正当的,把课堂作为一种商品媒介、经济手段,将“替课”发展成为产业更是万万不允许的。上课尚且可以找人代替,难道人生也可以找人演绎?若能让学生锻炼自律能力让授课教师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提高大学课堂的吸引力,“有偿替课”便不会有持续生存的空间。

更多

热门关键词:软肋 中教 有偿 白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