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侯玉芬:莫让西方“利剑”攻破传统“壁垒”

2016-11-02 08:38:0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万圣节到来,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十分热闹。微博、社区、贴吧等社交平台上,充满各种扮鬼照片的帖子;幼儿园孩子们制作各式各样的南瓜灯,更有...

  作者:侯玉芬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尽管属于“舶来节”,但有不少人发现,如今这个“洋鬼节”正和圣诞节、情人节一样,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在广州的很多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都组织了万圣节的主题活动。为什么一个西方节日如此受国人青睐?我们的孩子该过万圣节吗?(南方日报11月1日)

  万圣节到来,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十分热闹。微博、社区、贴吧等社交平台上,充满各种扮鬼照片的帖子;幼儿园孩子们制作各式各样的南瓜灯,更有乔装活动;游乐场的鬼屋、恐怖主题活动备受青年们欢迎……。西方节日如此“潮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面对西方“舶来节”又该怎么做?值得我们深思。

  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分析西方节日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基础。纵观国内几个较为受欢迎的西方节日可发现,趣味性、寓意性极为鲜明,每个节日特色性独树一帜。如圣诞节会联想到圣诞帽、圣诞树、圣诞礼物这些特色事物,节日中能收到亲人、朋友的礼物,并能亲自参与装点美丽的圣诞树,互相体验给予、收获的喜悦。亦如万圣节又会不禁联想到南瓜、鬼屋、恐怖游戏等事物,更会乐于和朋友们互动,参与其中。这种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符合快节奏时代下人们的精神需求。

  突出节日特色,增强参与感是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关键。中国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底蕴深厚。最为熟悉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其特色感较为鲜明,春节会想到春联、拜年、春节晚会;中秋节会想到月饼、月亮、团圆;端午节会想到粽子、赛龙舟……。这些节日几乎全民参与,其乐融融。而像重阳节、植树节、腊八节这些节日,关注者很少,无声无息。以特色活动的形式增强群众参与感,如重阳节聚会、登高、望远、敬老人;植树节组织活动植树、比赛、护林等,以此拉近朋友、亲人的距离,提升凝聚力。

  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尤为重要。各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对应的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力。尤其是微博、QQ、微信、贴吧这些新媒体平台,在节日到来之际,通过首页模块展示、弹窗、帖子、小游戏等模式进行推广,如特色节日活动的信息、节日典故。有效的宣传不仅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更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舶来节”并不可怕,取其闪光点,融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增强民族特色,提升参与感,让传统节日更加赋有民族性和群众性。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来源于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增强传统节日的宣传度、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人心,走出特色,屹立世界丛林。

更多

热门关键词:万圣节 利剑 壁垒 侯玉芬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