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郑文芝:遏制健康谣言传播需权威发声

2017-04-14 08:59:0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近几年,微信朋友圈时常有各类谣言冒出,各种真伪难辨的健康养生、饮食知识类的文章层出不穷。前不久,一则“塑料紫菜”的谣言一度让居民恐慌,并导致市场紫菜价...

  作者:郑文芝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几年,微信朋友圈时常有各类谣言冒出,各种真伪难辨的健康养生、饮食知识类的文章层出不穷。前不久,一则“塑料紫菜”的谣言一度让居民恐慌,并导致市场紫菜价格一路狂跌,给紫菜生产企业和种植户带来了严重损失。而近日,春茶含过量农药、摸购物小票会致癌、红籽草莓含染色剂、面条残留物是塑化剂、疫苗危害巨大等数则“健康谣言”又引爆了微信朋友圈。

  我们应该承认,健康信息与公众的身心安全息息相关。正是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催生了电视各式各样的健康专题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养生知识,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又加快了健康信息传递的速度。不过,由于这些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和信息来源的模糊化,有些信息当初在网上广为传播,不少人出于关心朋友和他人的好心,手指一动就予以了转发。但没想到过一段时间被证明是谣言,结果使人们关心他人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初衷,反而因为谣言的传播而误入歧途,使人们做了不利于健康和生命的事情。

  那么,健康谣言为何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谣言抓住了公众特别在意自身健康的心理,促使一些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来传播这类信息,结果在无意中充当了这些健康谣言传播的“中介”。所以,要遏制健康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除从源头上加强对微信公众号推广信息的监察和审核外,还应从当下入手,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使公众自身不再在无意中成为健康谣言传播的“中介”。

  首先,各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宣传健康基础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增强公众对健康谣言的识别能力。一方面,引导公众查看网上的健康信息是否为老帖,因为健康谣言具有重复传播性,一些陈年旧帖往往会被添油加醋地重新上传;另一个方面,要引导公众去查看健康信息的来源和出处,那些证据来源不明、穿插广告、用语模糊的信息同,基本上都是谣言。对此,公众一定要辨识真伪、求证真相,不跟风、不盲目的传播。

  其次,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及时回应网上的健康谣言。在公众心目中,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以及专家通常代表着信息的权威性,但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公众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相反,却有大量来自背景复杂的所谓“专家”或知情人士的健康信息在大肆传播。所以,当遇到健康谣言的传播时,要及时请专家以数据、学理依据以及图片、图表、声像等实物等可见、直观的材料,解释公众的关注焦点、疑点,千万不要回避问题,也不要模棱两可,更不要含糊其辞。

  再次,各地政府要针对健康谣言的传播途径、传播特点,尽快出台有关的法律规定,加大对网络用户网络言行的监控与制约。对公众来说,发帖转帖容易,但要清楚地鉴别出“这是健康谣言”却非易事。因此,政府需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公安、通信等部门和网络平台运行商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义务与职责,确保用户在网上的行为和言论受到有效和及时的约束。对恶意在网上制造传播健康谣言的行为,公安机关应该开展调查取证,一经查实,对法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总之,对健康谣言的干预必须未雨绸缪,只有加大对制造和传播健康谣言的打击惩戒力度,只有政府权威部门及时发出声音,只有职能部门对微博、微信、自媒体等健康谣言重灾区加大监管惩戒,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健康谣言的传播。

更多

热门关键词:健康 谣言 权威 郑文芝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