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娱乐 > 列表

郭军平:塑封的书何时能揭开神秘的面纱?

2017-08-28 06:48:51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现在到了书店,看到满架的新书,凡是喜欢读书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拿起书来端详,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简直有些令人爱不释手。...

  作者:郭军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现在到了书店,看到满架的新书,凡是喜欢读书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拿起书来端详,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简直有些令人爱不释手。

  可是,对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大家关注地还是书的内容。内容怎么样,总不能看看作者和后面的几句提示吧!得要读者翻翻才能觉悟得到!笔者以前曾经买过这样一本塑封的书,书的作者还是一位全国著名的作家。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还有充满着诗意与诱惑的导读,终于还是把它买了下来。回来后,笔者撕开塑封的书皮,打开内容翻阅,谁知里面的内容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因为从导读来看,笔者以为是一本充满诗意的散文集,谁知翻阅内容却是一本小说集子,而且从文字内容去阅读,读了一页,笔者就再也没有读下去。不是笔者没有耐心,而是笔者从来读书不喜欢硬读。可以想象,这本书至今笔者还没有读完,吃了这个亏,笔者此后再也不敢买塑封的书了。

  书塑封固然好,一是防水,一是防止放在书架落上灰尘,一是防止读者翻来翻去把书弄脏;还有一好就是能够增加一层神秘感,吸引读者的兴趣和购买欲。可是,在这么多好处之外,笔者却又有了担忧:如果像笔者一样的读者在买了一本看似很好的书后,但在打开书后却又产生了诸多的失望,那岂不是让读者从此以后对所有塑封的书产生了警惕了吗?至于其他人是不是这样的心理,笔者没有调查,但是对于笔者而言,现在就是这样的心理。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迟迟不能消失。

  笔者以前也曾经买过不少的书,但是以前的书很少塑封,读者是可以随便翻阅试读的。我觉得当时的书不塑封还是好,这样读者就可以直接和书的内容对话。不管是名家,还是新秀,只要读者觉得合乎自己的胃口,真正喜欢,还是一样会购买的。这并不影响书的销售,反而可能因为书内容的精彩让读者掏腰包。

  可是,看看现在新出版的书,塑封得越来越多,简直成了一种风气,反观没塑封的书,几乎看不到了。这究竟是保护书呢?还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保护”实在要不得,因为在没有塑封以前,书照样不是卖得很火吗?对于新出版的书,一般的书商除了在书架上放上一两本样书外,其他的书不是都库存得很好吗?只要读者喜欢书,难道还怕买不到崭新的书?即使书架放上很多新书,书老板难道不可以做一个温馨提示:样书可供翻阅,其他书非买勿动。这样岂不两全其美,何必要塑封呢?再说,书塑封后,难免成本要加大,可是这加大的成本作者是不会掏钱的,出版社也不会掏钱的,那么,谁会掏钱呢?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读者要承受这样的负担。再说,读者购到书后,都要撕开包装才能阅读,谁还会保留这个塑封呢?扔掉的塑封难道对环境不是一种污染?

  鉴于此,笔者还是建议:去掉塑封的书皮,还书一个清亮的面孔。

更多

热门关键词:时能 塑封 面纱 郭军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