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游德福:探寻文脉守乡愁,振兴发展阔步走

2023-09-26 08:50:4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探寻历史文脉,留住一方乡愁。何谓文脉?文脉不是一般的文化、文化资源、文化典籍,文脉是文化的活的形态,文脉是文化的生命形态,文脉是活的文化和活的传统,它不仅活在历史中,...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9月22日上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聊城市“两河古镇村 廊道新体验”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清市魏湾镇李圈村举行,一段关于乡村、梦想与奋进的古镇村文脉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聊城日报9月25日)

  据悉,聊城是黄河和大运河共同孕育、滋养的城市。黄河、大运河两条千年文脉在此交汇,串联起南来北往的文明,催生了一座座两河古镇村。这些古镇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富饶广袤的鲁西大地上,承载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乡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古村的复兴,是文化的复兴;古镇的蝶变,是时代的蝶变。

  探寻历史文脉,留住一方乡愁。何谓文脉?文脉不是一般的文化、文化资源、文化典籍,文脉是文化的活的形态,文脉是文化的生命形态,文脉是活的文化和活的传统,它不仅活在历史中,而且活在现代。所以,我们在中国文化生命发展中、在中华文化的文脉延传中、在江苏文脉的生长中寻根探索其脉络,研读文化体系中的每一个“器官”,要从学术角度、思想史角度、从现代角度进行解读,使得文脉探寻工程获得广泛认同。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农耕社会经历千年,乡村与故土的观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基因中。古镇古村落,既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又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生活经验和集体记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文化动能。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来抓,不断挖掘、提升乡村的文化价值,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村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造就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历史文化能充实人们的日常意趣,指引人们探索更广阔辽远的精神境界,亦能挖掘理想生活更深层次的美学价值。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依托,早已融入人们日常的精神生活。文化自信不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应当是一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文化表达。唯有融合时代个性,才能不断创造文化的生命力。

  探寻文脉守乡愁,振兴发展阔步走。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同步,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工作。如何留住最美乡愁,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留住“最美乡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要进一步加大非遗文化挖掘保护力度,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力量。唤醒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助推文化振兴快步向前。

更多

热门关键词:聊城 临清 游德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