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袁文良:微信加头像,根治“医托”必须下猛药

2016-07-24 17:01:0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说起“医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知名医院附近,总可以见到或明或暗的“医托”,一些知名度不高特别是个体医院,则...

  作者:袁文良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今年5月,魏则西事件爆发,莆田系承包的部队医院男科妇科肛肠科基本都关掉了。而目前,有些却换个“招牌”又重新开业了。最近,有莆田系一位“医托”自曝内幕:利用微信加一个美女头像,假扮医生、护士,连哄带骗将男性患者导流到各家的医院男科。这位“医托”最后呼吁:请远离微信上的美女医生。(未来网7月22日)

  说起“医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知名医院附近,总可以见到或明或暗的“医托”,一些知名度不高特别是个体医院,则通过网络做些夸大性的“专科”宣传,并请“医托”以“美女”头像加上三寸不烂之舌来“忽悠”患者,连哄带骗地把病人带到“自己”的医院,其结果不仅造成病人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可能使病人丧失治疗疾病的宝贵时机,更严重的是其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对此,有关部门和职能单位也在不断地予以查处、打击。

  然而,面对不断的严查重打,“医托”现象仍然存在,可谓是医疗市场的一大“毒瘤”。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利益趋动。一些医院为了经济利益,聘用一些所谓医院工作人员的专职“医托”来忽悠患者,而他们的收入与“忽悠”的效果直接挂钩。这位自曝内幕的莆田系“医托”明确介绍:他们的收入是阶梯性的,除不高的底薪外,第一个台阶是每月6个患者,每个提成是150元;一旦突破到7个患者,从1到7每个都按180元算;第三个台阶是21个,这时候21个患者的提成全部按照第个350无来计。另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奖励……二是查处困难。患者受骗遭受损后自然也不会是“哑巴吃黄连”,不少上当受骗的患者选择了投诉、举报或者报警,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很关心患者的权益,积极对待,迅速查处,从重打击,但很多案件苦于“证据不足”,最后不得不“抓了放”、“放了抓”,有些则是不了了之。即使偶尔有“医托”受到处理,之后受暴利诱惑,这些人还会重操旧业。不过,“医托”的出现也有其深层根源,主要在于医疗体制机制不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医学知识普及不足等等。但“医托”痼疾一日不除,政府形象就难免受损,即便职能部门打击“医托”也算是尽职尽责。所以,要真正彻底根除“医托”,必须依靠全社会齐心协力、多管齐下。

  首先,要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纵观“医托”行骗之所以成功,表面原因是被骗的患者不了解健康常识,片面相信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特效专科”,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看病难、看病贵。因此,要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减少繁琐的就医程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并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居高不下的费用降下来,从而让“医托”没有市场。

  其次,要加强相关知识宣传。现在的“医托”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手段成熟,对于患者极具迷惑性。加之医疗知识专业性很强,广大患者特别是农村来的患者,很难分辨出“医托”是“热心”还是“忽悠”,因而很容易轻信上当。这就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大有关知识的宣传,曝光“医托”的“忽悠”伎俩,引导广大患者看清“医托”的真面目。

  第三,要严厉打击“医托”行为。地方政府及其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不仅要打击那些流动在医院外的“医托”,也要打击网络上的“医托”,积极提示和鼓励广大患者进行举报,并坚持举报一例就深挖一例、严惩一例,把“医托”铲除在萌芽状态。特别要坚决取缔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对,对相关的负责人、医生和“医托”,都要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从而从根源上彻底铲除“医托”这一社会丑恶现象。

更多

热门关键词:医托 莆田系 医疗 袁文良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