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宋立国: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人才工作

2016-03-17 20:51:40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创新人才机制,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建设符合本地区特色的人才新载体和平台,不断提本地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在服务人才中的引...

  作者:宋立国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央明确提出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人才工作是关键,作为经济转型驱动的重要智力支撑,新时期的人才工作需着眼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结构、新发展、新动力,形成人才工作新理念。

  创新人才机制,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建设符合本地区特色的人才新载体和平台,不断提本地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在服务人才中的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通过出台新政策,加大资金补贴和项目支持的力度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激励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此外,政府应加强与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联系合作,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科技,把握最新科技动态,推动这些机构与本地企业的合作,进而促进本地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政府部门还应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促进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向企业流动,更好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培育新机制。“新常态”下的人才工作要积极主动适应本地市场需求,努力培养“新常态”下经济转型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在确保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各产业的类型和结构调整实际需求,通过一系列激励性措施大力引进符合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优质人才,确保人才培养适应“新常态”。

  制定更加有效地服务保障机制。“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环境的营造,优质的服务是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的保障。新常态下,不紧要广纳贤才,更重要的是能留住人才,让那些优秀人才能够扎根本地,服务本地。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制定出台激励性措施,对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荣誉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提高他们干事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更多

热门关键词:常态 人才 作风 小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